.

千万别带和田玉,如果你没有

今天看了一篇藏友推荐的文章,其间充满了对和田玉的溢美之词——只要您带上一枚和田玉,升官发财保平安,女人带上青春永驻,男人事业蒸蒸日上,孩子学业有成,仿佛和田玉无所不能,连我这个忠实的拥趸都被他夸得面红耳赤,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我却要说和田玉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还是有些人不太适合佩戴的,这里首推的便是文化素养尚且不足以驾驭的人。例如鲁迅先生笔下《离婚》之中的“七老爷”,大言不惭的将一枚“屁塞”在手上把玩,还在鼻子上磨蹭,其场景真的是令人作呕。

这里的屁塞就是古人敛葬之时用于封闭七窍的玉器之一,其中最为出名的还是琀蝉,其实用于口琀的也并不只有蝉这种器型,最初还有五谷、碎玉、小系璧等物,只是禅相对更普遍些而已。

而且也不是每一个玉蝉都是被塞入死者口中的,例如有些高古玉中的蝉体型过大或者过厚。难以应用,其中又有些在制作之初便打上了用于穿缀的孔洞,其实就是用作帽饰的垂緌。(有些古玉琀蝉的孔道是在明清出土后二次加工的产物)

仅就玉蝉而言,咱们就要将这两者区别对待。以参玉个人的建议,用于敛葬的古玉值得收藏研究,但日常佩戴,从卫生与心理影响的角度判断均非上选,而且对于古玉的保存也非善事。

此外还有人将和田玉琢制成“人上人”等春宫题材,您要真的对这种事情有所执念,不妨在自己家里慢慢研习冠希老师的作品,大可不必平时挂在身上,将之公众于众。当然同为裸女,玉贵人、山鬼等题材另当别论。

另一种情况则是未经过雕琢的子玉原石,尽管近年来不乏有类似“天狗”那样的所谓玩料爆出天价,但像形实非玉的魅力所在。而且与“玉不琢不成器”相对应的则是“人不学不知道”,如果您不想做个不识大道的浑人,最好还是对此敬而远之。

无论收藏还是佩戴和田玉,自古以来都是有其门槛的,之所以这一雅好长期的被士大夫阶层所垄断,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否则就难免闹出七老爷那样的笑话来。

其实回顾近万年的高端玉器不过分为四大板块,牢记自始至终地围绕着它们开展自己的收藏便不会太出格。其一是礼器,高古玉中的璧、琮、圭、璋、璜都是用于祭祀与标识社会等级的圣物,能入手一枚幸何如之。

其二是瑞玉,这在汉代前后出现的刚卯、严卯、司南佩、工字佩、翁仲上有集中的体现,直至今日咱们买的和田玉平安无事牌、钟馗、事事如意等玉器也都在延续这一主题,以及明清时期较为普遍的喜上眉梢、五福临门、太平有象等题材更是将祈福迎祥发挥到了极致。

第三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文房玩赏器。除了参玉经常推崇的砚、镇尺、臂搁、笔洗、笔架山以外,还包括以玉柄制成的茶刀、拿子玉镂刻而成的烟嘴等物。参玉还曾经有过用美玉琢制成钢笔杆的妄念,也不知道哪一年才可以如愿。

最后就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大件和田玉造像、山子、摆件、瓶、炉、鼎、尊、等观赏器。因为体积的缘故,这些东西一般非寻常人家可以拥有,至少您家得有个能够安全陈列这些东西的区域吧?但这也并不妨碍我辈对它心向往之。

这四大门类之外必然还有些被忽略的和田玉佳作,值得您品鉴收藏,一时之间参玉也难以尽述其详。但咱们平日里悬挂佩戴玉器,最好还是先做些功课,也好避免贻笑大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