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情回顾何马玉石作品展观后感

白癜风病会传染吗 http://m.39.net/pf/a_4722919.html

摘要: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以及同济大学宝石中心共同举办了“石不相瞒”何马玉石作品展。展览时间是年9月,笔者有幸在开幕首日伴随着何马老师的讲解参观该作品展。本文仅以笔者主观视角,结合本学期“中国玉石与玉文化鉴赏”课程,浅谈笔者对于玉石的一些个人看法以及针对具体几件作品出发,浅谈对于本次“石不相瞒”何马玉石作品展的观后感。

作为一个此前对玉石了解并不是太多的“小白”,在简单地谈谈自己对于何马老师的玉石作品的感想之前,想先分享一些自己对玉石不成熟的观点。

其实,在此之前我对玉石雕刻作品总是有一些不太好的印象,一方面因为自己之前没有见过好看的雕刻作品,另一方面可能源于自己对于玉石的偏好有那么一些执拗。

在“中国玉石与玉文化鉴赏”课程中就有介绍过不同玉雕作品中特殊图案的寓意。例如常常用一些带有谐音讨彩的意向来与传统文化中关于“福禄寿”、“招财”等等美好祝愿相对应。因此尤其是在商场、酒店等等商业区域可以常常看到有非常大件的玉石摆件作品,整体颜色丰富、气势雄威,各种意象叠加在山水背景之前。又或者干脆是一些完全模仿形态雕刻成小摆件的玉石雕刻作品,例如雕刻“螃蟹”来寓意八方招财、纵横天下;雕刻骏马及坐于其上的猴来寓意“马上封侯”的祝愿等等。

因此在此之前一直有这样的印象,就是玉石雕刻作品一定要与这些非常实意并且讨口彩的意象结合在一起,必须磅礴大气、珠光宝气、福禄漫溢。然而,正是这样丰富的颜色、富贵之感铺面而来的压迫感、福禄意向极其具象的堆砌,使我对了玉石一度产生了抗拒和抵触。

一直以来,无论对于玉石还是宝石,我都很认同古人的一种说法,就是将它们描述成汲取了天地精华一般的。也许听起来有些不符合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教育的大学生该有的观念,然而我确实认为玉石和宝石称得上这样的赞美。

然而,也许我的观点也许又有些过分的偏执。我觉得各种化学元素的结合是一种可以按照一定原理必然形成,却又依赖于偶然发生条件的巧合;宇宙的变化和它对地球的早期形成影响是一个可以通过理论推测和事实结合探究出原因却又只可以分析而无法控制、只能单向接受的庞大统治力;地质变化,尤其是与玉石(当然也包括宝石)的形成有关的地质变化,是一个瞬间或是短时间就可以迅速形成然而却未定形,会可以靠时间来打磨和注入进更多生命痕迹的、在瞬间爆发和戛然而止后可以无限拉长的凝滞感。实验室也许可以重现或者修补这整个变化过程,但就会变得死板和苍白无力,更难以把那些偶然被自然掺杂进的痕迹一并融入。

这些是我接触玉石和宝石时最直观的感受和想象。举个也许不太有美感但接地气的例子,这就好像是面前有一锅已经煮熟,然后开到最小文火慢慢炖的鸡汤:只要有了菜谱掌握了原理,所有的调料都可以事先准备好,然而里面每一种调味料化学键的断裂重组却是一个和时间、温度、用量等等都有关的细微不可控变化,每一锅鸡汤都相似却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材料做的锅会给这锅鸡汤赋予不一样的口感,即使是同种材质的锅在不同的使用状况下对鸡汤的影响也不同;烧熟它当然可以很快,可是此后五六个小时只能起保温作用的文火,却不断地在给鸡肉的每一丝纹理或是汤里的油脂揉进一拳声音很钝的捶打。最后,这样一个微观和宏观的碰撞,当然可以简单地用经过无数演算完美复刻的鸡精代替,但是显然味道涩口,即使鲜美无比,也会在一度饱餐和享受过后,感到口干舌燥时,有一种被欺骗的恍然失望感。

鸡汤很鲜,玉石很美。但尽管如此,也不可以完全类比,因为一个由人制造、一个由天馈赠。因此玉石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遇感,让玉石的存在给予了我巨大的震撼感。不但玉石的诞生是一个巨大的巧合,就连发现它都是一个巧合。就好像和田玉,时间未到会被山石盖住看不见、暴露风化的时间过头也许就又和我们错过。所以“发现玉石”这件事本身给我的感受这就好像是一个由上天安排的一次登场亮相而已,它们早就在那里了,也许将来还会存在很久,或是即将消失,但无论如何,我们只是有幸和它匆匆碰面的一个过客。不是我“找到了”一块石头,而是这块石头“让”我看见了它。当然,这并没有让玉是以“馈赠者”的姿态显得骄傲跋扈,恰恰相反,尤其是软玉那样的温润感让我十分着迷,用儒家“比德”的概念,将其所有特质和君子类比都不为过,这也是我尤其被玉石吸引的一个原因之一。而它甚至并不“需要”我去赞叹它的美,只是我“有幸“能够在与之相比太过于短暂的如同蜉蝣一瞥的生命里遇见它。

所以,“遇见”就是我对玉石的一个个人感受。当然,也许这样一个“遇见”的论调显得稍微有些矫揉造作,但如此大费口舌阐释我对于玉石这样一些不足称道的看法,就是为了引出我对于我所喜欢的玉石“雕刻”作品的想象,也就是,我始终认为,“玉”本身才应该是作品里最重要、最应该摆在核心位置的。我们在第一眼看到一件玉石作品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应该是“玉”,是玉的“好看”,包括它的通透、油润或是通过“俏色”将玉石的颜色运用得恰到好处,甚至是一整件玉石作品空间布局上的创意和和谐感。简而言之,就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好看”两个字,而不是在于其惟妙惟肖的拟态、绚丽的颜色、丰富的造型,亦或是其背后人为赋予的寓意等等。不然我觉得我们的“遇见”恐怕就显得太过可惜了。我相遇的不再是玉了,只不过是那碗鸡汤里的调味料和配菜,是人为雕刻出的枷锁,已经被预设好含义和解读没有想象空间的“公式物”,和一团被桎梏在了被人为限定模样的躯壳形状里的失望,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失望。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谨此抛砖引“玉”,接下来将以此为基础结合何马老师玉石展中的几件我最喜欢的具体作品浅谈我对于展览观后感。

《秋声》

喜欢这个作品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很符合前文提及的,尽管雕刻十分精美,但是丝毫没有喧宾夺主之感,相反,第一眼突出的是玉石本身的特质。

寿山石的呈较鲜艳和浓郁的糖黄色至红色,从顶部至底部逐渐加深,在底部有云团状的红晕,同时在顶部也有一丝丝的红色与之相呼应,颜色重心分布很平衡。这样的颜色搭配正好与作品题目《秋声》中的“秋”字非常贴切。当我看到它的第一眼,一下子映入我脑海中的就是《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这两首词。“夕阳西下”、“落日残霞”、“红叶黄花”。甚至由于在未仔细看图案前,前看到了顶部的红晕像是从云层里射进来的两抹红影,让我觉得很有动感,特别想词中的“一点飞鸿影下”。总而言之,这块寿山石浓厚却明艳的深黄色配合题名确实能够让人一下子联想到秋天的意向,并且颜色变化和布局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大,但无论哪一种,整体的红黄色调都很好地凸显了“秋”的主题。

作品雕刻的场景是一只立在一丛光秃秃的树枝上的鸟,和一片正在落下的树叶,隐喻“一叶知秋”,也呼应题目的《秋声》。这样的场景就又让我想到词中那一句“轻烟老树寒鸦”,这是顶部射下的红晕有让我觉得拟作两缕轻烟也十分贴切了。“树枝”、“鸟”、正在落下的“落叶”,这样一个动静结合的搭配让整个画面完全不刻板僵硬。而题名中的“声”与其说是鸟听到了树叶落下的声音,我更愿意理解为是观众听到了落叶声和鸟啼声同时的作用,至少当时我个人看这件作品时就有了一个需要将观众同时融入进作品的互动感。并且,图案在连续两面上出现,就让空间没有被边界局限住,即利用好了四方空间,由扩展了画面的立体感。

这件作品特别特殊和吸引我注意力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了寿山石中“薄意”的雕刻手法。在课上第一次接触“薄意”这个概念时我就对此非常感兴趣,它完全就是我想象中兼具了极精美的雕刻和凸显原石本身特质的作用。只有表面薄薄一层雕刻花纹,不是刻意地讲玉石进行拟态,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石本真的样子,让人既能在第一眼直观地从颜色、油润度等等方面被石料本身的美所吸引,又能在细细端详后发掘薄意雕刻图案的精巧细节。我第一次在课堂和网络之外见到“薄意”雕刻的玉石实物,完全没有失望,一下子就被夺住了眼球。

而且整个印章实物其实非常精巧,横断面不过厘米见方,但图片放大数倍却也能清晰看到雕刻的图案的各方面细节,极其生动。并且,在这个为了去看清图案仔细去端详的过程中,又能让观赏者再次从将目光重新从图案投回到玉石本身细细端详。并且,作品描绘的场景不是人们预设好了的充斥“福禄寿”祝愿的意向,而就只是简简单单一个自然景象,这样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能就有更多不同的理解,同时更细致地观赏玉石细节,而不会因为一目了然了玉石想表达的意思后就一眼掠过。因此,这样一个视线焦点的转移过程也是我在当时看这件石印时感觉非常奇妙的一个体验。

《指向》

这件作品又是第一眼引起我注意和很大好奇的作品。我按照展览顺序从右侧走进时先看到了没有孩童的那一面,便以为难道就是个仅仅打磨了的石料吗?又觉得,绕道左侧再看见了一个细节并不十分清晰的小孩,指着与之相比巨大的石头,这时候在我的心目中这个孩童是带着有些搞怪的笑意看着我的。这个场景就好像是就好像是他在和我捉迷藏,在我追赶他时他突然在这里停下,也不顾我们的游戏了,急着指给我看那里有个什么好看的东西,而我达成了默契望过去。于是有一次达成了我作为观众也被融入了作品场景里面,更是和画中人有了互动甚至是对话。可是我那时候还是不知道他到底要我看什么,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看完旁边的注释才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答案就在我面前,孩童指着要我看的就是这块玉石本身,也即题名《指向》的含义。

于是到这里我变得特别兴奋,觉得自己的想法有被作者认可,随机有些好笑和不好意思,原来自己也掉进了定势思维的陷阱,着急去寻找雕刻的内容、意向,忽视了这么一大块就摆在了我面前的美玉。回过头去看这块黄蜡石,油脂光泽也很细腻,而且在白色的基底上有着非常鲜艳浓郁的颜色,颜色色块呈带状的流线型,加上整体的形状没有过多刻意地整形,边角圆润,给人的感觉就很舒服,遐想空间也很大。

《飞鸟》(《鹰》)

很遗憾这幅作品照相时没有记录名字,作品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讲这只鹰(姑且猜作是鹰)的整体形状压扁了,表情看起来仍然很凌厉,但是身体却没有像通常描绘这样子的动物意欲着重强调其健硕雄伟的样子。但是底下玉石的条纹花纹正好就像雄鹰高速飞跃天际时划破的空气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雄鹰会是这样一个姿态,鹰纵深的方向又恰好是留给了褐色色带,增强了立体感的刻画,让顶层图案和基底玉石部分的条纹色彩两者的结合就变得和谐。并且,作品一来没有重复传统追求对于该动物十分具象的模拟,给了作品更大的想象理解空间和新意,二来同时也一样没有喧宾夺主,通过压扁鹰所占的画面比例,将主题视线位置保留给玉石本身。然而玉石本身颜色并不鲜艳,于是便可以用图案总领起整个作品的基调,避免单单一块石料显得呆滞僵硬,并且由通过与鹰的动态场景结合,将注意力放到花纹上,贴合石料的实际情况,只凸显其“好看”的部分。

《若水在册》

这件作品位于最后一个展区,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第一眼看到它,就被玉料的颜色和油润感被吸引到。虽然作品体积和周围几件相比很小,但是给我的震撼却很大。

该展区名为“流形化势”,其引言中有提到:“化势可以理解为把某势化去,也可以理解为被化过的某势。如果说‘流行’是给外行看热闹,那么‘化势’是留给内行去悟门道。”我自知自己对玉石的了解还非常浅薄,那么仅以外行的角度看着见作品最直观的感受仍然是第一部分最后总结的简单的“好看”二字。就是这两个字给我的冲击力很大。

我本身一直觉得无论是绘图还是雕刻,要怎么把“水”的拟态刻画好是特别困难的,因为再怎么模拟都毕竟一定是一个凝固着的固态实体。见到这个作品之后一下子发现原来玉是那么好的一个例外。它不像玻璃的全透明少了切实可触的水的实感,而是由于自身颜色和透明度甚至光泽的变化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展现很多水的特质,从此在心目中将水和玉有了一些结合想象。

玉料上白色与青色的颜色变化和流水浪花汹涌翻滚结合得恰到好处,能够通过颜色感受到水花部分的厚重感或轻盈感,而且这样的颜色给人感觉既清澈又很柔和,是细腻的油脂感既赋予水“温润”的感受同时,又通过表面带着漫反射的高光增加灵动感。同时,浪花末端散出去的小丛丛小水花出透明和不透明的渐变过渡很自然,让我又想象到了空气的形象。

总之整体的颜色、透明度的布局构造与其说是独具匠心的巧妙,不如说是能够让我这个外行一眼看上去尤其的协调和舒服。以至于一时间会模糊,我到底看到的细腻温柔通透是“水”的特质还是“玉”的特质,最后边索性将两者的有了重叠的想象。

而一湍激流被架在了几支竹简册上的组合也让我觉得特别新奇,不光光是动静结合的感受,因为本身用一块石头表现水已经是将动态感特别生动地跃然于场景上了,而是这个组合让我联想到了展览布局背景的闻书堂。将“竹简册”与“图书馆”的结合是我个人的一种联想,它让我对于这件作品的想象就变成了是在这个被知识包裹的地方冲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而我很有幸地又在这个地方,与这样一个新鲜的气息“相遇”。湍流一冲而过,我和它的相遇也是一期一会的超级幸运。

总结

何马老师的玉石作品还有很多展区和代表作品未能够在本文中详细论述,例如如何将原本为废料的地方反而通过巧妙的俏色处理等等方法变成点睛之笔甚至是作品主题;以及包括跳脱出传统吉祥寓意,用石料模拟具体生活食物等等。

篇幅有限,仅选取了个人在整个展览中最喜欢的四件作品,结合自己对于玉石的理解和在本门“中国玉石与玉文化鉴赏”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简单地谈了谈自己的真实感受,与老师探讨。

非常感谢在本学期能够有机会通过这门课程进一步接触玉石,也非常幸运能够参观本次展览。自己在此过程中对玉石确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改变了一些自己原有的狭隘观点,对玉石有了更深的喜爱。再次感谢。

作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芮祎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