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是什么才叫玉和田玉和翡翠,你会选谁

古人所说的美玉,到底是什么玉?起码在清以前,说的肯定是以和田玉为主的软玉。于阗,古代西域王国,在如今的新疆地区。此地出产的和田玉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显示,最早可以追述到战国。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和田玉的供给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汉以后,美玉基本就指代和田玉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熟知的一些关于玉的成语,类似“白璧无瑕”,“软玉温香”,“温润如玉“等等,这一切形容都指向“白”、“软”和“温润”,即和田玉最深入人心的特征。从文化历史层面来说,和田玉才算得上是中国国玉,承载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和简化,“和闐”成了“和田”,新疆的和田地区依旧是和田玉重要产区。但和田玉如今的定义,不再单一地从地质学角度作判断,而是按照成分来定义。和田玉是一种软玉,其主要成分是角闪石族单斜角闪石晶系之透闪石。和田玉中,透闪石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新国标将自然形成的透闪石矿物含量在95%以上玉定义为和田玉,是以,不仅仅是新疆和田所产的为和田玉,我国青海产的青海料,俄罗斯产的俄料,韩国产的韩料都属于和田玉大家族了。

根据我国现有的考古证据,翡翠真正进入中国是在明代,而流行起来是在清代。翡翠地位的崛起,那得要等到乾隆后期的清缅战争了。清初时,翡翠也并不叫翡翠,而叫云玉、滇玉、绿玉,等等,顺带一提,乾隆帝本人是“和田玉粉”,对翡翠没多大兴趣。也就是说,翡翠这种玉石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满打满算也才三百多年而已。要说中国人玩翡翠历史悠久,那是犯了常识性错误了。

翡翠与和田玉是怎么形成的?翡翠的形成原因其实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主流的说法是翡翠形成于一个接近地表的,拥有神奇高压低温条件的地带,也就是如今缅甸矿区。在这个形成条件下,一般来说藏得越深,形成时间越久,种越老(但种老种嫩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不是单一的)。但翡翠一般又是“买新不买老”?那是因为翡翠矿床非常坚硬,开采难度大,古代受限于开采技术,挖到的都是表层的东西,好东西很少。

现在科技进步了,越挖越深,翡翠的品质也越来越好。这也是为什么清代一般只看颜色不论种水,因为那个时候没什么种水可言,可不是就只能图个绿么?所以也不必太羡慕人家的翡翠大白菜了。而和田玉则和翡翠则相反,理论上来说是越早被发现的越好。而和田玉则和翡翠则相反,理论上来说是越早被发现的越好。和田玉是大约2亿年前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随着地壳运动,这些包裹着和田玉的矿石突出地表变成了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