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地日月之精华,凝山川河流之灵气”,生成中华瑰宝——和田籽玉。
它与中国文化紧密联系,《诗经》中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无声无息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它将仁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集于一身,民间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以玉之德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人的精神气质也会变得温润、从容。
如今,和田籽玉已成为国人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一种体悟,一种理解,一种智慧。
名称:芒鞋
产地: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
玉种:和田玉籽料
皮色:红皮
重量:18.55g
01
产自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的这颗天然籽料,白肉红皮,半僵半肉,毛孔细腻清晰,色彩层次丰富,形状圆润饱满,油性极佳。
一眼望去,就会发现这枚原石籽料活脱脱就是一只鞋子的形状,红皮部分为鞋面,白肉部分为鞋子内部,由此,整只鞋跃然其上。
其红皮之鲜艳、白肉之温润,彷佛依稀还能从中看到芒鞋主人的乐观、豁达,既有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冲劲,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
02
《诗经》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成为“其人如玉”般的君子,就要经过一个无数打磨和历练的人生旅程。
正如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可谓千古绝唱,被后世广为传颂。它表达的不仅是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更是看淡人生荣辱得失的睿智。
图|赵孟绘苏轼画像
苏轼,生于年,号东坡居士,又被人们称为苏仙,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而且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
他的一生像竹,辗转流迁,却总能泰然处之。因为“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谪黄州,常人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苏轼却越经忧患越精神。忧患只使他多受到一些磨砺,也使得他思绪更趋澄明,让他更透彻地看清了世界与人生。
既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又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坦然。
宦海浮沉,颠沛四方,却仍然豪放率真,傲立于风雨中,造就了中国竹文化的核心内涵。
人能跳出个人祸福得失的小圈子,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03
玩玉也是如此,不可太较真,不可太偏执。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美。而玩玉的幸福不是你玩的玉有多好,而是你在玩玉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玩的是玉,品的却是生活。
04
苏轼,是一个时代的坐标,当我们从玉中瞻仰他时,既能读懂那个时代的精神,也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寄托。
否极泰来终可待,这颗“芒鞋”,寓意洒脱自在、乐观豁达,总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涅槃重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