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友们交流这么久,有一个比较大感受就是,大家对于羊脂玉的执念仍然很深。
很多人非常向往羊脂玉,但是又不太懂,也为此吃过药。羊脂玉到底该怎么看,怎么挑才不会吃药呢?
第一步:搞懂羊脂玉的概念
1
羊脂玉,是一种品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羊脂玉这么受人喜爱,自然是它本身的品质足够好。
它并非是特指和田玉中的某一个品种,而是一种评价和田玉精品的标准。
看色泽,羊脂玉的白是白而温润,“白如截肪”,是一种带有细腻油脂感的光泽。
很多人在颜色这里有个误区,误以为羊脂玉就是纯白的玉,因此错误的认为羊脂玉肯定是越白越好,其实不然。
羊脂玉的白色调,一般为羊油般的偏暖感白色,不发青,也不发灰,白肉里微微泛着淡淡地黄调而呈糯感,并不是特别的白。
看上去更是非常的温和与舒服,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像纸一样的白,更不是“僵白”、“死白”。
看质地,与普通的软玉相比,羊脂玉中透闪石成分高达99%,透闪石的纤维非常细密,因而其质地非常坚密细腻,如同凝脂一般。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会说它“常如肥物所染”的原因,这是其他玉料不可能达到的,而不仅仅是白度。
品质上佳的羊脂玉,细腻浑厚,有老熟之相,油份和脂份极佳,恰似一团刚刚出膛的羊油。
这种油性的质感,并不是靠抛光打磨等工艺做出来的,也不是靠在表面涂抹任何油性物质造成的,而是玉石本身由内而外的一种渗透,并且放在手里把玩多久都不会干涩。
而且,不同的羊脂玉呈现出来的白度和润度都会有轻微的区别,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像钻石一样可以定下“4C”标准来衡量。
过分的看重颜色,追求“纯白”,却忽略真正羊脂玉必须具备的那种特殊的油润感和浑厚感,会大大的误导宝友们的收藏理念。
2
羊脂玉,是一种文化
羊脂玉历史悠久,自远古时就为国人所认识。秦汉时“举国皆爱玉”,以玉为玺,从宋至清,羊脂玉更是大放异彩。
几千年的流转之中,玉质温润、精光内敛的羊脂玉,具备着中国人特有的低调谦和的含蓄美。
羊脂玉,更是符合儒家所推崇的以玉比德说,即君子应含的五种品德“仁、义、智、勇、洁”。
也因此,羊脂玉不仅被视作财力、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被视作是品格、风度和美好德行的代名词。
国人爱玉、崇玉,而羊脂玉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饰品,更是一种对品德的追求与完美的信仰!
3
羊脂玉,是一种投资
其实,大家这么追捧羊脂玉,还有一部分更实际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稀有性注定了它的升值空间只会越来越大。
人人都知道羊脂玉的珍贵难寻,购买起来更是不会有担心贬值的顾虑。
而且羊脂玉韧性和耐磨性很好,即使入土数千年,也不会全部沁染。而此种特性非常适合雕琢与佩戴,更是适合作为传家宝,将财富与底蕴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第二步:小心“羊脂玉杀手”
想买羊脂玉的人越来预多,但很多人往往一打开购物网站,呈现出的就是这样的“羊脂玉”:
实际上,图中所标的这么低价的“羊脂玉”,只是故意混淆概念,绝大多数都是用白色石英岩仿制的,只是外表看着白而已!
有些干脆连天然石英岩都不是,完全是人工仿造的料器,也就是乳化玻璃,非常便宜的人造物,成本极低。
还有一部分,则是这种阿富汗玉,实际上就是大理石(方解石),玻璃光泽很明显,带有一种半透明的感觉。
市场中的阿富汗玉很多都是比一级白更白,不过也有像上图这种这种略黄的,很容易让宝友们上当。
当然,还有一些拿韩料、或者比较差的青海料或者高白俄料冒充,主要以手镯、平安扣、金镶玉为主,更是让人分不清,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一定要认准证书的原因。
第三步:看准证书
市面上常见的“羊脂玉”,很多都是带着证书的“羊脂玉”,我也相信不少宝友有见到下面这样类似的非正规证书。
一些证书上动不动就标达到羊脂,达到羊脂白。这只是一种文字游戏,只是指白度而已,并没有说是新疆和田羊脂玉。
真正权威的羊脂玉证书,目前只有新疆的省级鉴定机构能鉴定出示。
△新疆鉴定机构上的羊脂玉证书,是在括号后有标明“羊脂玉”,在颜色上一栏标注的是“白-羊脂白”
羊脂玉作为最为顶级的和田玉,但每个人眼中的羊脂玉是有差异的,很多时候容易在交易中为此发生争拗。
而只有拥有这个证书的羊脂玉,才能从专业性上证明:它达到了羊脂玉的品级。而能够为羊脂玉出示这份证书的商家,才是真正负责靠谱的商家。
希望每一位爱玉人,都能在“羊脂玉泛滥”的市场中,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羊脂玉,能上手真正的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