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域高原到戈壁沙漠,从悬崖峭壁到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激荡人心。
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一个玫瑰盛开的地方叫于田,为那里修建一座机场是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这些年心头始终的牵挂。作为定点帮扶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策勒两县的头号民心工程和最具民航特色的扶贫方式,民航局党组把修建于田支线机场列为民航定点扶贫六大工程之首和破解当地交通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前不久,这座机场拔地而起,如期投运。
国家有需要,民航有担当。23年来,民航局是定点帮扶南疆地区的唯一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从曾经的民航渠、民航新村到今天的于田机场,这些标志性工程在发挥行业优势、集中行业资源、深化构建行业扶贫大格局中彰显着民航智慧,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奋进历程中贡献着民航力量,更让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与当代民航精神在边疆广阔的天地间赓续传承,熠熠生辉。
“我们的家乡有机场了!”
“我们家有两个传家宝,一个是当年毛主席接见我曾外祖父的照片,还有一个是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家的回信。在这片流淌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我们边疆儿女感恩党中央的关怀,永远与北京心连心”。今年3月初,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第一次从家乡新疆于田乘飞机经乌鲁木齐到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航班上她想起自己的曾外祖父库尔班吐鲁木当年想骑着毛驴上北京感谢毛主席。而今天,跨越这几千公里的路程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
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家的传家宝,传递的是边疆各族儿女的爱党情怀。而她家几代人赴京之路的变化,正是民航忠诚服务大局、真情服务人民的现实明证。据了解,于田支线机场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吨的需求设计,现有一条长米、宽45米的跑道,面积平方米的航站楼,6个机位的站坪,一座塔台和平方米的航管楼,主降方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系统。该机场于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年11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年12月26日正式投运,以实际有效施工工期天创造了民航史上支线机场建设的“于田模式”和“于田速度”。
“我们有民航局党组的坚强领导”。民航新疆管理局局长张军平介绍,在于田机场建设资金保障方面,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分别按照项目总投资的50%和30%补助民航发展基金与中央预算内资金,全部免除和田地区财政配套资金。在施工建设中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民航局都专门成立工作组,严格按照“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单”统筹推进,达到了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要求。冯正霖局长更是不远万里,数次前往工程现场调研部署,并在年民航局的5次重要会议上作指示。
“我们有一支作风强、靠得住、能打硬仗的队伍。”新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告诉记者,于田机场新建工程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受到近半年的黄沙侵袭和新疆3轮疫情影响。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紧张的施工工期和巨大的施工压力,于田机场新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直面挑战,科学组织,努力抢回了滞后约百日的工期,按时完成工程全部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和行业验收。
“我们有科学的指导、谋划和管控办法”。新疆机场集团总经理马伊磊认为,总进度综合管控、建设运营一体化理念在支线机场的成功应用,采取BIM手段优化工程设计,民航质监人员驻场并协助非专业工程监督,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工地“封闭式运行、闭环式管理”,建设物资的生产运输进场全环节监控,尤其是管理局在竣工验收期间提前介入行验工作,统筹安排试飞、行验、机场使用许可审查等一系列工作,保证了于田机场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如期完工和顺利投运,也为支线机场建设作了创新尝试和探索。
于田机场的建成投运,是“三基”建设在民航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成果,是当代民航精神在机场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是民航力量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鲜活写照。于田机场工作人员回忆,去年12月26日机场投运那一天,好多老乡围在机场旁边,好奇地仰望天空寻找飞机。他们兴奋地说:“我们的家乡有机场了!那种感觉像梦一样。”
“给老乡致富添上把金钥匙”
“于田有了连接全国的空中走廊,就是给老乡致富添上把金钥匙!”作为中国民航屈指可数的维吾尔族机长兼教员,阿布都尔西提阿布刚刚执飞完于田—乌鲁木齐航线。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正是自己所在的乌鲁木齐航空去年圆满完成了于田机场的试飞和首航任务。“现在从新疆飞往各地的航线越来越多了,民航在助力地区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些年,像阿布机长一样的新疆民航人积极投身并见证着新疆民航业的发展、壮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红利。据了解,和田地区以前只有一座军民合用的和田机场,和田东三县的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而随着于田机场的建成通航,各大航空公司也都在积极构建于田的航线网络。
乌鲁木齐航空在年12月26日首飞于田并开通了于田—乌鲁木齐航线,又于今年1月6日新增深圳航段,开通了于田—乌鲁木齐—深圳航线。南航也在今年1月6日开通了于田—乌鲁木齐航线,并计划于近期开通于田—乌鲁木齐—北京大兴航线。待这条航线开通之后,南航由和田地区始发飞往疆内外的航线将达到6条,日均航班量将达9班~11班,直达西安、成都、天津等7个重点中转城市及热门公商务旅游城市。华夏航已先后开通了库尔勒—于田—和田、阿克苏—于田—和田往返航线,并与和田行署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拟利用3年时间,逐步开通于田到喀什以及北京、成都等内地重点城市的航线。
“未来还将有多条直飞、串飞、环飞航线开通,并在发展货运航线、临空产业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张军平说。
航线网络的完善将直接带动扶贫产品销售。对于具备航空运输条件的地区,就可以打造扶贫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高运输效率,使扶贫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疆已有“库尔勒香梨号”“轮台白杏号”等航空货运专班,实现了扶贫产品特别是瓜果等农副产品一天抵达全国各地。
“闻名遐迩的和田玉、手工羊毛地毯等于田特色商品很受市场青睐,特别是玫瑰,如今都可以随着航班从于田飞向各地市场了。”民航局挂职干部、于田县副县长戴雪松兴奋地说,“于田县引入玫瑰龙头企业新疆瑰觅公司,成立了相关玫瑰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开发了多个玫瑰系列产品。”去年5月20日,他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为万名网友热情推荐于田玫瑰和农副产品,直播销售额达.67万元。在他眼里,玫瑰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花。今年5月19日,于田县主办了以“新疆是个好地方美丽乡村万里行”为主题的第4届玫瑰风情文化旅游节,取得了圆满成功。不少外地游客都表示,坐飞机来往方便多了。
戴雪松还告诉记者,于田县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包括昆仑山保留的原始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拥有的世界之最——达里亚博依沙漠景观,以及圆沙古城、喀拉墩佛寺、大漠圣泉、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等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丝绸之路南道历史文化景点和红色旅游项目。航线网络的完善必将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梦想,“欢迎大家乘飞机来于田旅游!”
“靠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在登机口的落地玻璃窗前,准备下班的于田机场监控室员工热孜古丽买吐送望着刚刚腾空远去的飞机,眼里充满了向往。这位22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前不久才从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她想在国庆节带着父母飞到首都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我在实习期每个月已经有四五千块钱的工资了,等到转正以后会更多。家乡有了机场,我也有能力带爸爸妈妈去实现多年的夙愿,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靠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热孜古丽的家在于田县木尕拉镇阿热木喀木村,这个曾经深度贫困的村子在新疆机场集团的定点帮扶下已经如期实现脱贫。她的父亲买吐送热哈买提是张军的结对子亲戚。在张军的鼓励和影响下,热孜古丽有了民航情结,并在大学毕业后入职于田机场。“按照人年均0元的脱贫摘帽标准,小姑娘一人就业就实现了全家脱贫”。张军欣慰地说,像热孜古丽这样的家庭在于田还有很多。修建一座机场可以从产业、消费、劳动力转移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南疆深度贫困地区新建、改扩建的7座机场,开通疆内外航线85条,在极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的同时,吸纳周边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安置富余劳动力余人,辐射带动南疆地区万农村人口增收。“仅在于田机场建设过程中就先后累计吸纳于田县以及周边人次就业,其中贫困户人。”张军告诉记者。
于田县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和中巴经济走廊通向内地的重要节点,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全县维吾尔族人口占比超过98%。从直接帮扶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的产业扶贫,也就是常说的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才是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和最稳定的途径,是“授人以渔”的关键之道。产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民航全行业累计投入余万元,帮助于田、策勒两县发展庭院经济、扩建饲料加工厂、实施温室大棚滴灌项目等。为提升农户职业技能,民航局机关拨付60万元对两县余名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而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年~年,于田县农牧民人均收入从元增加到元,贫困发生率则从32.73%降至0。
民航可以从多方面为地方织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圆梦之网。年10月,冯正霖局长在视察建设中的于田机场时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于田机场建成后的临空经济带动作用。民航的上下游产业链很长,在为往来于田县的各族群众和投资者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的同时,也便于当地引进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只有建立顺畅高效的交通运输渠道,才能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开放互通,才能为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发展的骨架更有力、血脉更畅通、动力更澎湃”。在马伊磊看来,有无机场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力,而在机场建成之后,能否切实发挥机场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同样重要。而戴雪松清楚地记得,在年于田县对外招商时,有意向者甚少。到了年听说于田机场要投运,已有10余家招商单位慕名而来,抛出了“橄榄枝”。
“目前,于田机场已成为对当地经济贡献最大的交通载体,不仅完善了和田地区综合交通体系,还打破了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带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对维护南疆区域政治稳定和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田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正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强,上民航。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有发展都离不开交通先行。在大漠深处的于田,一座机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如张军平所说:“无论是从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国防建设,还是从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对接西部大开发、旅游兴疆、乡村振兴战略等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来看,于田机场建成通航意义重大。”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红旗直上天山雪,党的光辉照边疆。眼前,昆仑日色映衬的那条天路连接着幸福和希望,通向乡村振兴的明天。耳畔,再度响起总书记的话语:“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民航报记者金欢)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航报》年6月30日1版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航报》年6月30日2、3版
制图
王世鑫
原标题:《大型系列报道飞越百年
万方乐奏于田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