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我国有“玉石之国”的美誉,是最早用玉的国家之一。
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深深地影响着古今人们的思想观念。
清乾隆青白玉仿古瑞獸紋雙耳活環蓋盌
在流传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早已成为我们精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说非要追溯这段久远的历史,可能还要先从古人怎样使用玉器开始说起......
玉兵时代
据史学研究,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都已开始接触玉器。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便是石器转为玉器的关键时期。
石斧和石锛(成都金沙遗址)
人们平时劳动生产、狩猎、抗敌用的石器,慢慢向玉器转换,出现了玉制的斧、戚、钺、刀、矛、戈、剑、镞等。
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玉刀
他们把精美的玉石作为工具和武器使用,这就成就了一个“玉兵时代”,这是中国早期大规模使用玉石的开始。
这个时代中,玉兵器也经历了一系列演化。
玉戈
其诞生之初,大多是与其他石器一样,多做切割工具或武器使用,后来逐步演变成为仪仗礼器。
像在商代殷墟妇好墓就出土了不少玉兵器,制作精良,均无被使用过的痕迹。
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些玉兵器是“分等级、别尊卑”的标志物。
那么,这些玉兵器又是怎样由实用功能转到礼仪功能上的?
原因有二,一是在当时(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冶炼制作技艺已经十分纯熟,兵器上,青铜的性能大大超过了石器和玉兵器。
商周时期青铜器掐银丝爵杯
二是数千年玉文化的熏陶,“石之美者”的玉器,珍贵异常。
人们崇玉、爱玉的理念已经形成,玉兵器便从武器库中逐渐走进厅堂,“一变而为帝王、大臣之仪仗”的高贵“圣品”,彰显了权利、身份和等级。
古代玉文化内涵
时光变迁,岁月流转,人们对玉器的虔诚和崇尚从未更改。
其实,在古人的理解中,玉文化内涵远远不止权力地位象征这么简单。它还包含以下几方面:
01
生活器具
玉器从最初的武器演变到生活器具,也是非常顺其自然的事。
因其质地细腻,外表美观,经久耐用,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
清乾隆白玉蝴蝶紋葵花式盌
像玉筷、玉碗、玉瓶、茶具、玉香炉等等,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到了唐宋,文人墨客的书桌上,少不了一些玉器制作的笔架、砚台等。
玉香插
02
祭祀之物
先民认为,玉器有通神功能,可将其作为沟通神界与凡间的载体,因此,祭祀仪式上,少不了玉器的身影。
这一点,在商周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玉入其国则为重器”,玉在当时已经融入到政治生活中,无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天子,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
据记载,当时祭祀天地神灵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即以苍璧礼天:用青色玉璧来祭天--天神;以黄琮礼地:用黄色玉琮来祭地--地祗。
玉璧
以青圭礼东方:用青色玉圭来祭东方之神--青龙;以赤璋礼南方:用红色玉璋来祭南方之神--朱雀。
以白琥礼西方:用白色玉琥来祭西方之神--白琥;以玄璜礼北方:用黑色玉璜来祭北方之神--玄武。
03
神物崇拜
古人将玉作为通灵的神物,认为是神仙所赐,因此它的身上充满着神秘灵气。
如《西游记》中将天上掌管众神的称为“玉皇大帝”,神仙童子称为“玉童”,神仙居住的地方也称为“玉阁瑶台”、“琼楼玉宇”等,都与玉密不可分。
04
礼品
中国人素来讲究礼尚往来,礼品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礼仪载体。
而玉器在古代就属于非常名贵的礼物之一,它不仅有着让人一见倾心的外观,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很好表达出对收礼人的祝愿。
况且每一件玉饰饱含着美好的寓意,如貔貅有招财辟邪之意;平安扣象征着平平安安;蝉有“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之意;松竹梅意为“岁寒三友”,表达了“岁寒三友情意浓,竹报平安节节高”寓意......
这些都是亲人朋友间送礼的佳品,因此,一直以来玉器都是人们作为最佳礼品首选。
05
装饰
将玉器作为佩饰的风气历来有之,它是美德的化身,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古代人们常将玉石作为发饰、颈饰、腰饰、手饰等装饰物进行装扮,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潮。
慈禧翡翠透雕盘龙头簪估值万至万港元
尤其是王公贵族们,身上佩戴的贵重玉饰不仅能够彰显他们的高贵身份,同时也能时刻提醒他们保持好的言行,走起路来环佩叮当,给人美好的印象。
06
殓葬品
古人对玉的崇尚,直接体现在了众多行为上。如将其作为随葬品。
他们认为玉为神物,有着非同一般的神力,人去世之后可以随玉入葬,玉的神力能够保护尸骨不朽。
出土文物汉八刀玉蝉
因此,考古发现众多古代的墓葬中都有玉器随葬品,如“金缕玉衣”、逝者口中的“含蝉”等等。
07
“灵丹妙药”
古人认为,食玉能够健康长寿,因此有了类似“琼浆玉液”、“玉膏玉脂”、“玉屑”等说词,但这一直以来存在着诸多争议。
但,现今人们多把玉饰佩戴在身,玉石中很多有益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对健康有诸多好处,这也是“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之说的印证。
而且玉石属于天然多晶矿物,有很好的导热性,对内热重的人来说,能够起到局部散热的作用,缓解身心疲惫。
像佩戴手镯、手串等腕饰,对手腕的按压,也能起到一定按摩穴位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就给玉石赋予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包含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博大胸襟,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自我认识。
我们应当深入理解玉石真正的文化内涵,让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升华和洗涤,如此,美玉佩戴在身,也能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愉悦感。
和田玉收藏还有诸多坑,如果玉友您想详细了解对和田玉的好坏挑选、真假鉴别、保养等知识等等,不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