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修炼悟道的,六祖惠能也是在菩提树下削发受戒的。
在《金刚经》里,“菩提”为“觉悟”、“觉解”的意思,为此,菩提树一度被视为神圣之树、信仰之树,寓意有“大彻大悟”的象征。
「悟道」,一个宏大又富有哲学奥妙的主题,由有着多年历史、厚重温润的和田玉来承载,更显相得益彰。名称:悟道
产地: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
玉种:和田玉籽料
皮色:红皮
重量:籽料一(左)21.71g,籽料二(右)24.17g,合计45.88g
01今天我们讲述的这组原石籽料有2个,均产自于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经过千万年的水流冲击,打磨出圆润光滑的外形,皮色天然无二,毛孔细腻清晰,油性十足,盘玩手感极佳。
如果说油润的玉质已经不可多得,那么它的象形外观更是为其加分不少,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一对天然象形原石。
朱红的皮色就像一道覆身袈裟,僧人身披袈裟,手握佛珠,犹如嗅到禅理的精妙,依稀还能听到他的禅声佛语;僧人圆润的头颅露出袈裟之外,又仿佛将脑海中千丝万缕的禅意无声讲述,更好似把浩渺的宇宙呈现,让观者思绪如梦似幻,或远或近,参禅悟道。
02何为道?上古称之为“造化”。即造就天地,化生万物的根本。
它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无所不象。宇宙间的一切都是道的体现。
“道”极有意味,它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它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抓不住,却处处有道。
《易经》上说:“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天之道是一种行事原则与规律。混沌初开,乾坤空净。日月星辰,轮回交替。无人约束而秩序井然,各行其道。
地之道是一种无穷耐力与隐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无人催促而繁衍不止,生生不息。
人之道是一种恒久蓄藏与坚持。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刻刻努力,时时自省。无人懈怠而从不放弃,永不衰竭。
自古以来,从道而生,离道而灭。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达。
悟又是什么?悟是放下虚妄、放下执念;是自省自律,是自我心智的不断完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
看似相悖的两句偈语,却无关对错,只是修行的不同阶段。顿悟渐修而来,渐修终必顿悟。无论渐修还是顿悟,都是殊途同归。
其实,人行走于天地间,每一刻都在悟道。悟了,自会懂;不悟,便倍感痛苦。人生经历的困厄苦楚,都将在开悟中获得新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尘之中有须弥,刹那之间有永恒。识道、悟道、得道,人的一生都是在修炼自身,不断成长。
03古人曾经总结过藏石、赏石的“六道”,即“石道人道,以石悟道;石身人身,以石修身;石性人性,以石养性;石缘人缘,以石结缘;石乐人乐,以石寓乐;石情人情,以石陶情。”
藏玉、赏玉,不外如是。余华说:“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灿烂。”把玩籽料,参禅悟道,能让人变得豁达宁静。
寓理于物,寓理于形。原石“悟道”,寓意人生的最高高度与境界,在您坚定而虔诚的人生悟道之旅中,给您开悟的力量,让您有所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