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古时期的昆仑西王母、后羿射日,到周穆王游昆仑,再到汉武帝遣汉时探昆仑,发现河源出自于田,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几千年以来,昆仑山始终带着些许神秘,或隐或现地流动着美丽的灵光。而这里,便有远见闻名的和田玉。和田玉一般是指和田地区,昆仑山中段的玉石产地。它位于塔里木板块和昆仑鹿原活动带,此间分布的有阿勒马斯海尼拉克等著名玉矿。5,多年的时间里,和田玉在中国礼器中都占有崇高的地位。古人认为玉有五德,历代帝王多以玉为锐气,把玉器使用作为天命的表现。一些王朝,更将玉器使用制度化,列入国家礼制之中。
昆仑山下有一个喀什塔什小村庄,喀什塔什在当地土语中的意思是“产出玉石”的地方,这也是和田玉源头的第一个中转站。它像玉石一样深深地嵌入了昆仑山。喀什塔什村只有一条小土街,一溜摆在克里雅河的台地上,这里只有户人家,很多村民都是以采玉、驮玉为生。在喀什塔什村,人们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昆仑山的玉石。
在昆仑山中,多数玉矿都在大山深处,一般的路程要经过两个中转站。首先是喀什塔什村中转站而后再到阿坦中转站。第一段路程有22.2公里,这段路是驴子和骡子能走的。第二路程是阿坦中转站再到海尼拉克,这些矿区的山路,所有的物资运输只能靠人们肩扛了。从喀什塔什村出发到塞底库拉木约20多公里,海拔会达到4,米,这里基岩裸露,寸草不生,举目远望全是一片片黄土。在昆仑山中,所有的玉矿都是当地的牧民发现的,那些原住民们在山上放牧,打猎中发现了玉,并且不断采集、交易,通过玉石之路输入中原,从而谱写出了一部瑰丽的玉文化历史。
过去的玉石之路基本上是艰辛和死亡之路,塞底库拉木矿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绝壁众多,非常危险。登上塞底库拉木的山巅极目远眺,面南是塞底库拉木玉矿,东南是海拔6,米的琼慕孜塔格峰,反身往北是哈尼勒克玉矿,西北是阿勒玛斯玉矿,它位于阿羌乡喀什塔什村东南方向,克里雅河支流阿拉玛斯河的源头,矿区海拔4,米,人迹罕至,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常年积雪难化。自清代以来,阿拉玛斯矿区就是出产羊脂玉最主要的所在,所产羊脂玉,块壮大、数量多,从古至今都是和田玉中的珍品。
民国初年,天津人戚春甫、戚春涛兄弟在此地组织开采,掘出十几吨白玉和青白玉,其中高质量的白玉占三分之一,“戚家坑”也成了和田玉优质山料的代名词,后来阿拉玛斯玉矿日趋消沉。年当地维族猎人托达奎在阿拉玛斯再次发现和田玉,引起世人注意。
世界上已知的白玉矿床有十几个,按不同白玉矿的状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蛇纹岩有关的软玉矿床,另一种是与大理岩有关的软玉矿床。和田玉矿床是一个高海拔,典型地与大理岩有关的白玉矿床,阿拉玛斯产出的和田玉透闪石含量可达99%以上。它的内部结构是致密的几何体毛毡状,或是细粒的叶片状结构的微晶和隐晶质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具微弱的波状消光现象,降低了玉石的折射率。温润如同白色羊尾凝脂,这也是和田“羊脂玉”名称的由来。正因为如此,和田玉极为稀缺,所以古人唯独把和田玉称之为真玉。
所有这些,总是以博大而含蓄的内容,悄无声息地诠释着昆仑山的内涵,浩渺的宇宙就在这时,凝聚了亿万年。在玉工的眼中,海尼拉克是最好的矿区之一,同时也是最危险的矿区。到海尼拉克的路,基本都是刀背路、攀岩路、悬崖路所组成。其中有两处的攀岩,是在厚厚的垂直冰瀑上面,另外有16公里高崖斜切道,一路下来心惊肉跳,心身疲惫。海尼拉克是昆仑山采玉时间最短的矿区,有人说这里只有冬春两季,一年开矿时间也就百日而已。
采玉要靠运气,这里玉石山料的开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好找的、好采的矿脉已经没有了,这几年海尼拉克每年也就出产5-6吨玉石。现在要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矿脉越来越难了,发现难,发现了采下来同样不容易。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和田玉痴迷程度的提高,很多人以和田玉的坚韧、温润、纯洁、内敛、平和,来暗示人文的崇高境界。如果说人们对和田玉的痴迷是本性所在,那么,和田玉悠久的文化内涵又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追捧。
探索了昆仑山,解读了昆仑山美玉的奥秘,更能够感受到中国玉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