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馆藏玉器
这件玉璧,一眼看去,像极了新疆和田玉。边缘处褐色部分,理应是玉质受沁后的色变,看上去还有过渡。对于高古玉上手的多的玩家来说,不难分辨其实这不是入土后的沁色,入土形成的沁色都是长在“肉”里的,犹如果冻里的果肉一样有实质性的东西在里面,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颜色。
徐州博物馆藏玉器
而且,徐州汉代墓葬,不论狮子山楚王墓、小龟山汉墓、北洞山汉墓等,基本都是依山为陵,山体内比较干燥,陪葬器并非在土壤中掩埋,气候也并不太湿润,如果是新疆和田玉,理应不会受沁如此严重。
徐州博物馆藏玉器
河南省博物院(一)
河南省博物院(二)
再分析一下河南省博物院如上的(一)和(二),对于馆藏品(一)来说,显然只有左侧最边缘的一点实质性的不透明的并且长在“肉”里的才是入土后的沁,其他的均为料子自带的糖色。对于馆藏品(二)来说,这种有实质性长在“肉”里的才是真正的入土后所产生的沁色。
这件同样如此,玉质不够温润,有点糠,常见糖色,边沿处多见白化,越看越不像新疆和田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答案,直到后来通过一定渠道直接上手几个博物馆和一些文保所藏品后,才了解到甘肃透闪石玉,才明白这种玉质的真正来源。
甘肃定西市众普博物馆藏玉
这种玉,我们称之为马鬃山玉,产于甘肃省马鬃山镇马鬃山玉矿遗址,是西北境内所见年代最早的一处古代玉矿遗址。于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截至年共发掘了4次,发现包括灰坑、房址、石台基等各类遗迹40多处,出土玉料、陶器、水晶、骨器、石器、兽骨等遗物千余件。
马鬃山玉,最常见于齐家文化玉器,考古多有发现,这种玉鉴定也是透闪石成分,也可以称为广义“和田玉”,我们一般称之为甘肃玉。
除了马鬃山玉,还有一种叫做马衔山玉,跟马鬃山玉料相似,颜色闪黄,同样有糖色与边沿白化的现象。这种白化与糖色,是玉料在矿体中,经过长年的风吹日晒自然氧化的结果,也即是说,这些玉料本身就是老的。
现在想来,一切都讲得通了。百度和田地区历史,秦汉以前,有操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和塞人、羌人、月氏人等不同的古老土著民族在这里生存;张骞通西域后,和田地区第一次被记入汉文典籍;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府,至此和田正式归属中国版图。
也就是说,汉代以前,新疆和田只是土著民族,并未归中原管辖,那时候的交通各方面不够发达,去和田捡拾籽料制作玉器,可能性极小。而制作玉器所用材料,多为地方玉,如辽宁红山河磨料、甘肃透闪石玉、河南独山玉、山东莱州玉以及水晶玛瑙松石等。
汉代,大件玉器多为甘肃闪石玉及地方玉,小件玉器出现新疆和田籽料,如“皇后之玺”。所以高古玉很多并非真我们目前所理解的那种“狭隘”意义上的和田,反而很多也是广义上的和田,真正狭隘意义上的正宗和田玉,应该是那种具有“硬邦邦”的感觉的料子。
另外,高古玉不管是民间出土还是国家考古发掘后保存在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品,极少玉器是那种白净的料子。恰恰相反,诸多博物馆有很多高古玉都是玉质内部有杂质或者墨点等物质,甚至有的高古玉玉料中才带有水草一样的杂质,哪怕是一些王侯级别墓葬的考古发掘,也大量证明了这一点,这一点也刚好能佐证了古人惜玉这个观念,当时的玉料可谓是多么的珍贵,难怪在汉代及以前,普通老百姓用玉是要被杀头的,高古玉一直是王公贵族专享的圣物,是地地道道的“官窑”。
还有一点就是,不管是民间出土还是国家考古发掘后保存在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品,其中春秋时期的玉器,绝大多数都是地方玉,极少数是真正意义上的和田,相对应的是春秋时期的玉器纹饰工艺也恰恰是高古玉史上的一个顶峰。
如下几个馆藏高古玉可以看出,级别都是王侯级的,缺都有杂质或者墨点,但是古人不会把这些料子舍弃或者带有杂质的地方割掉,反而不像现在人的审美把这些当作了一种杂质,所以高古玉玩的绝不是玉质。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哈佛赛德勒博物馆
河北满城刘胜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刘胜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刘胜墓博物馆
河北满城刘胜墓博物馆
湖北荆州博物馆
湖北荆州博物馆
湖北荆州博物馆
高古玉器材质种类繁多,新疆和田玉的使用,应该是汉代开通玉石之路后才大量流入中原,为汉代王室所用,并分封给各地诸侯。所以说高古玉玩的并不是玉质,如果你一味追求玉质而去玩高古玉,那你还不如玩明清玉、新玉,明清玉、新玉玩的就是白净和油性,真正玩高古玉玩出道的人都知道,高古玉玩的是型、纹、工、沁和等级,对于高古玉的研究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