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油"从何而来?它到底代表着什么,新手玩家可能一脸懵逼,或者光听别人说”哎呀~这个料子油份真好......“诸如此类的话语。一般玩家对和田玉的油份有些感触。今天呢,贤山君就把这个“油”写出来让大家有个深度的了解。和田玉中的“油”分别表现在视觉油润和触觉油润,两种概念缺一不可。不过和田玉的“油”并不是简单的油光锃亮,就如同“社会高质量男性”与温暖阳光的邻家哥哥的区别一般,这是由其内部晶体结合方式、晶体大小、致密度以及光学效应等一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讲,和田玉结构的细度和致密度越高,相对油性越好。视觉油润
远远望去,就被玉石表面特殊的光泽所吸引。既不是耀眼夺目的强光感,也不是柔柔弱弱的蜡质感,而是一种能给予人柔和滋润的凝脂感。为什么是凝脂???因为它不能像热猪油一样油腻腻。而是一种似透非透,光泽内敛的感觉,如谦谦君子般,流露出中性内敛的韵味,宽容忠厚之性。
触觉油润走近上手,入手时那一刻的触感油润温暖。当你用拇指轻轻推动时,是一种微微带点阻力的油滑感,就好像手里握着一坨油,用手一推,就会化开的感觉,滑而不腻,似油非油。就像抚摸婴儿皮肤般的柔腻、温润。在你细细盘玩它的同时,它也会慢慢融入你的体温,没有久放冰凉的扎手,让温度在瞬间达到接触的平衡点,在你和玉之间形成交流与共鸣,让你久久不忍放手。
产地对油性的影响行业内常说籽料油性最好,其次才是山料,新疆料比其他地方的油性好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就像今天一位粉丝发来一件玉雕貔貅,让我帮忙看看。图片发来一眼断定是一件山料仿籽作品。我们的粉丝说这个也很油润啊
贤山君这里敲敲小黑板,重点来啦~
我们前面说了影响油份的物理性质。那么重点来了,青海料、俄料就没有细度密度好的么?而且就切身感受,贤山君这里对“籽料是和田玉中油性‘’最好这句话完全否定,就新疆各大产的料子来讲大多数而言,若羌料、且末料尤其是黄口料玉性最硬,油性最好。其次才是其他几个产地的料子~至于对不对,我相信真正长期切料的老师傅都深有体会。
所以”和田玉籽料最油润“这句话完全是商家拿来宣传的噱头~对于其他产地的贤山君这里就有被深深震惊玉料,这里就卖个关子,后面单独讲。总之一句话油润不能代表产地~但大多数青海料,俄料油润度都赶不上籽料,大多青海料摸起来较涩,看起来较水透,俄料看起来较闷较干~
影响和田玉作品油性的还有工艺上的区别,如磨砂与光面,柔光和哑光,尤其是手工抛光技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和田玉成品的效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