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石为玉,与中国人有着融入骨血的亲密

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佛道雅称为大地舍利子,是具有祛邪避凶的灵石,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

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在玉石家族众多成员中,最名贵的当推翡翠。

广义上的玉还包括蓝田玉、岫岩玉、南阳独山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珊瑚、大理石玉及其他意义上的宝石。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陕西蓝田山产出的“蓝田玉”。

古人认为玉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1、万物主宰说

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神明及人间帝王,能够增进神与人之间的交流,传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祸福的主宰。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

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参通”与王之连贯,两者关系奥妙,意味深刻。许多经典著作中有众多的描述,证明“三玉之连”实际上就代表“天地人参通”。《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本质上就是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通过它,便能沟通天、地、人间的愿望和意识。

2、天地精华说

这种观点认为玉由天地万物的精华形成,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

3、玉有五德说

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佩戴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的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

义——“鳃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

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且善于传达给四周的人。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屈不挠,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乎常人的勇气。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会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4、辟邪除崇说

这种说法认为玉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成供人使用的佩饰、器皿或专门器物(如玉辟邪),可籍以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可以增加抵邪气侵袭的能力,因为玉能辟邪除崇,保障佩玉人的安全和吉祥。

5、延年益寿说

“聚天地之灵气,养人生之长寿。”这一学说认为玉具有能使人长寿的功能,人们通过佩玉可以延年益寿。

中国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以及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