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大约发现于13世纪。相传翡翠的发现是一位中国云南腾冲驮夫的功劳,那位驮夫在一次沿丝绸之路从缅甸返回腾冲的途中,因马驮货物一侧较沉,而在雾露河边捡石头平衡马身,回家后发现石头颜色泛绿,经打磨后显现出碧绿的色泽,用它做成的首饰精美绝伦,十分好看,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美丽的石头便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翡翠。消息传开后,中国人便争相到缅甸开采翡翠。由于在明代万历年间(~年)缅甸北部密支那雾露河流域一带隶属于中国云南省永昌府,因此,至今仍有人误认为翡翠出产于我国的云南省。
关于“翡翠”的名字的来历有两种不同说法
有一种动物名叫翡翠鸟,它的羽毛非常靓丽,雄鸟羽毛呈艳红色,称之为翡鸟;雌鸟羽毛呈翠绿色,称之为翠鸟。在古代,翡翠鸟的羽毛极为名贵,成为宫廷贡品,深受皇家喜爱。缅甸玉石进入中国后。由于颜色与翡翠鸟颜色相似,就被赋予了“翡翠”这美好的名字。另一种说法则称“翡翠”是“非翠”的谐音,据说翡翠在清朝初期大规模进入中国,因为时久负盛名的和田玉已被称为“翠玉”,便将这种“缅甸玉”称为“非翠”。久而久之,其名称也逐渐被读音相近的“翡翠”一词所取代,并沿用至今。
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