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和田子玉天狗克价突破百万大关,喜欢和田玉的人几乎都在热议,有的爱好者一边为之兴奋又一边担心,怕自己以后再也买不起上成的子玉了。商家们则是一面为自己没这么好的财运而酸溜溜,另一方面又借此为自家的商品造势,抬身价。
虽然立场不同,心态各异,大家总还是为之狂欢了一番。尽管也有人像参玉这样不合时宜地怀疑其为恶意炒作,但在彼时的欢乐气氛下,这种微乎其微的不和谐之音还是很快就被淹没了。可时至今日,不但这颗质地差强人意的小石头早已杳无音讯,自它之后也再无一枚子玉接近克价百万的门槛。难道这不令人生疑吗?
差距总不至于这么大吧?两年来即使是在饱受价格虚高诟病的拍卖会上。与之品相接近的小子玉卖到克价10万就已经算是成功了。说天狗物有所值?恐怕也没人相信了吧!每每见到这种拙劣的炒作。参玉一方面会直斥其非地戳破它的西洋镜,同时我也会为子玉不值,你们要为它吹牛也应该多去做些功课,就这点价钱?如何体现和田玉的真实价值?不如换我来为之正名,克价百万?这才只是起步罢了。
珠宝圈人人都知道,要论价格高,当属人家“五皇一后”,钻石、鸽血红宝石、失车菊蓝宝、亚历山大猫眼、木佐祖母绿,不用其品质多好,那都是要以几万块一克拉起步的,换算成克至少就是十几二十万啦!
您还先别着急辩驳,随便遇上个几十克拉的精品,起个什么公爵、皇后,又或是什么之星的暴发户名字,上了国际大拍,几千万成交那跟玩似的,也没见人家哪个比天狗大多少啊?
要说宝石都是西方人的专宠,他们有钱都是土豪,那咱就说个在东方的翡翠。统共进入中国市场还不足年的一个后起之秀,成交价上亿的比比皆是。反观和田玉呢?就前两年思聪爸爸在心态沸腾的时刻被人宰了一刀而已。
在日常的交易中水种色俱佳,尚存些小毛病的翡翠戒面、串珠、手镯、花件千八百万成交那是家常便饭,根本上不了什么新闻。这点可真得叫人家翡翠从业者笑话和田玉这边了,天狗一个区区一千万,就让你们大惊小怪成这样,没见过世面吗?
过往炒作和田玉的人还总愿意拿黄金来说事儿,这对标产品首先就选错了,你见我刚才提及的钻石、彩宝、翡翠人家哪个总和黄金比较来着?你好好的一个学霸没事偏要在与脑残患者的智力竞赛中寻找优越感,这不是自甘堕落是什么?
要论历史悠久,也就龙山文化的黑陶能与和田玉一争高下,可你看看人家,原本不过就是一块泥巴,谁听到这名字不会感到如雷贯耳?出现尚不足两千年的瓷器。且不说汝官哥钧定中的精品,一只距今不过五六百年的斗彩小杯子就可以身价数亿,这可都是可复制的东西呀!
谈到文物价值与身上沉积的文化,能与和田玉相提并论的也就属青铜器了,其在封建社会中的礼教意义可谓相辅相成。可是青铜器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就非和田玉能比,不必说出口,就连公开交易都很少,你瞧瞧人家是什么牌面?
而要比较艺术价值,和田玉虽没有苏黄米蔡等明宿出现,但其中存着多少磅礴画卷与绚丽诗篇,这是有目共睹的。和田玉雕件上琢刻的图景比之名人书画本也不遑多让。
从历史、文化、艺术、学术这些角度评价和田玉,它是那些以体重为计量单位的蠢物可以比拟的吗?你想鼓吹和田玉,卖个高价,自己多赚几个零花钱这我也能理解,但前提是要多做些功课,别张嘴就是克价百万,您这是瞧不起自己还是瞧不起和田玉呢?我前面讲的陶瓷、青铜器、名人字画,人家什么时候自贬身价的论斤称着卖过?
和田玉的价格尚在低谷,主要是因为不但我们这些爱好者还没有对它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就连一心牟利的炒作者都还没有准确地找到其身上的闪光点。如果能趁此良机精准下手,它日成就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