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行业有许多故事,也从来不缺曲折离奇、玄妙莫测之物。和田玉的故事也有不少,其中最神奇的就是那些“传说玉种”了。
一、“冰羊脂”:95于田料
年新疆于田,一位玉石矿主在承包合同即将到期之前,用火药“炸山”的夸张方式,轰出了一条隐藏的山料玉脉。
当时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炸开的是一条开采量超过公斤,近代品质最好的和田玉白玉,“95于田料”!
与一般白玉不同,95于田料正白纯净、结构细密,润而不水、冰而不透,矿工们形象地称之为“冰羊脂”。
至于市场存量,95于田料有且只有一批,况且开采交易已久,消失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二、“唯一饰品级”:俄碧七号坑
“饰品级”是宝玉石行业的一个鉴赏等级,代表着很高的审美标准与收藏价值。
和田玉虽然有几十个玉种、上百种分类,但唯一达到饰品级的玉种,就是俄罗斯碧玉最著名的老坑料,“俄碧七号坑”。
俄罗斯碧玉最主要的三十余个坑口,只有一到八号坑是真正的老坑料,其中又以七号坑品质最好。
七号坑俄碧浓艳细密,而且很少受到黑点的困扰。是最有美感的和田玉,饰品级可谓实至名归。
三、“无冕之王”:黑皮料
“山料没皮、籽料有皮”,是许多玩家最早学到的和田玉知识。但却有一种俄罗斯山料,偏偏顶着厚厚的“黑皮”在旁边坏笑。
其实这种黑皮更像是一层糖沁,不但浓重而且厚实,夹在山料的石皮和白玉之间。
也许您没见过这种玉,但您肯定见过它的“半成品”,因为黑皮料就是最早做高仿籽的一批俄料。
当时的方法是剥去黑皮,仅保留细到过灯的白玉烤皮染色。零八年前后几乎一半的“红皮白肉”,都是这种精品俄料的仿籽。
四、“钢板料”:青海野牛沟
野牛沟是青海南部,昆仑山脉北坡出产的一种和田玉山料。当地因野牛而得名,却也因此成就了和田玉中的最硬钢板料。
野牛沟虽然也是青海玉,却与其他青海料截然不同。料性不但丝毫不水,甚至还有些过密,这才让它有了异乎寻常的刚性。
野牛沟料以“吃刀”著称,硬度常常会让切料师傅感到惊讶。玉质刚性同样很高,以至于很难切出完整的直角。
野牛沟白玉现在基本是见不到了,剩下一部分桂花料品质参差不齐,恐怕很难有昔日的辉煌了。
五、“金糖料”:俄巴沙料
且末糖的品质一般比俄糖要好,但俄巴沙料有种金糖料。色度虽然不是很高,玉质却不输任何且末料。
巴沙料最早进中国也是从仿籽开始,后来人们发现巴沙料的糖色也很不错,于是就有了名声大噪的巴沙金糖料。
金糖料是细度极高的浅糖,既不像且末糖那么艳,也不像俄料那么怪。柔和细腻、舒服自然,非常符合和田玉的审美。
这么说吧,商家宣传时如果说俄糖和且末糖差不多,要么是说巴沙金糖料,要么就是在胡说八道。
六、“籽料之母”:黑山料
和田籽料从哪里来?原生矿落入河中,经流水冲刷而来。那和田籽料的原生矿又是什么?
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海拔米的昆仑山脉,玉龙喀什河源头喀拉喀什地区出产的黑山料,应该就是和田籽料真正的源头。
黑山料玉质柔和,白细温润,加工性与老熟度表现良好。即使抛开产地因素,黑山料也是最接近和田籽料的山料。
“喀拉喀什”的维语意义就是“玉石”,也许这也是黑山料作为籽料之母的一种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