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奇石架上,有五方龟形石,都是近些年在新疆罗布泊边缘的戈壁滩上捡的,说起来也颇有些故事。
第一方题名叫“红毛龟”,是在托克逊县的鱼儿沟捡到的,红伊丁石材质。有阵子,圈内捡红伊丁石活动蔚然成风。这种石头有磁性,随被冠以天外来客和陨石的称号。半年左右的时间,鱼儿沟周边几座小山头上的红伊丁石,便被一扫而光。我对陨石是个外行,其实绝大多数捡石人也都是人云亦云,只知道陨石有磁性,据此判断有磁性的就是陨石,于是只管可劲地往家里搬。有人也用煮红伊丁石的水泡脚,甚至还有人还当茶饮,说如何如何有保健作用,听起来神乎其神。我是肯定不会去试的,毕竟现在还活蹦乱跳,能有点闲功夫到戈壁滩锻炼身体,别没事找事,整出个乐极生悲来。看到有人说起来像斗鸡的样子,我就会想起上世七十年代中后期,一度流行过的打鸡血和喝红茶菌。我佩服自己当年小小年纪就敢于怀疑,而没有随波逐流。
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捡石头上来。
别人捡的都是可以打镯子的料,或者可以加工成无事牌,至少能滚珠子用。这就对料子有了要求,最好是有些块头,起码要完整无裂。等我参团去捡的时候,完整的石头是少之又少,从大家的议论中可知,连捡漏都是十分勉强的;一眼望去,山坡上只剩下黄土和红伊丁石的小碎块。
偏偏就在这样情况下,这块红毛龟宝贝还是出现在我眼前。它当时就仰在一个小土坑里。从它身上的泥土可以判断,它一度被人踢来踢去,被抛弃也不只一次了。我捡起来仔细端详的时候,旁边过来的石友看了一眼,说:“扔了扔了,快扔了。一点都不规则,还有那么多裂,做不成个器物,滚珠子都不行。”他是玉石店的小老板。我朝他做了个鬼脸,把石头放进了背包。我心想,它本身就是个器物,是大自然已经打磨好的。第二天,我便去给石头配了个普通底座。后来,再见到那位石友时,我把带底座的奇石照片让他看,他惊讶地说:“这不是活灵活现的乌龟嘛!原来你还喜欢奇石呀!就是上次那块石头吗?”我说:“你再细看,乌龟正下着一枚蛋。”石友边看边啧啧着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一:红毛龟,红伊丁石,出自新疆托克逊县,规格[裸石,长宽高,cm]:17.5*6*10)第二方题名“绿毛龟”的奇石,也是在托克逊县戈壁滩上捡的。这是块风凌石,大部分已经玉化,历经千年万年的风吹沙磨,已被大自然雕琢成个天然尤物。仅从时间上来说,任何雕刻师都费不起这样的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也开不了如此大的加工厂。所以说,哪怕再远再累,只要能捡到,那几乎都可以算得上是不劳而获。再看这方绿毛龟,龟壳和龟身层次分明,伸出的脑袋、脖子和身子恰成比例,前鳍和后腿协调用力,嘴、眼犹如活物,整个奇石龟动感十足。
(图片二:绿毛龟,风凌石,出自新疆托克逊县,规格[裸石,长宽高,cm]:9.7*6*5)第三方题名为“灵龟献寿”的奇石,严格来说是个奇石组合。下半部是龟形奇石,出自托克逊,质地为风凌泥石;上半部是寿桃形奇石,出自吉木乃县,为金丝玉质地。组合起来就成为“灵龟献寿”。这方奇石真是越看越形象,越想越吉祥。不管是摆在厅堂、卧室,还是摆在书房,看了都叫人那是满心的舒畅。
(图片三:灵龟献寿。灵龟,风凌石,出自新疆托克逊县,规格[裸石,长宽高,cm]:16*7.5*6.5;寿桃,金丝玉,出自新疆吉木乃县,规格[裸石,长宽高,cm]:7.8*5.3*6.3)第四方题名“奔向远方”的龟形奇石,是出自吐鲁番艾丁湖附近的玉化风凌戈壁石。单从深深的玉化程度看,奇石在戈壁地表该有些年头了。石龟大小正是行里人说的“一把抓”,可当个小摆件,也可当个小把件,装在衣裤兜里不显山露水,闲了拿在手里捏搓几下,健身通络,修身养性。石龟就像是刚出壳的呆萌幼龟,乖巧可人,跟头绊子一路向大海奔去。
(图片四:奔向远方,戈壁石,出自吐鲁番艾丁湖畔,规格[裸石,长宽高,cm]:6.9*4.3*4.1)第五方是和田玉原石籽料奇石龟,小巧玲珑,握在手心倒合适,可以打眼做成吊坠,也可以当玩料把玩。玉龟题名为“灵儿牵牵”,寓意健康长寿,老少佩戴把玩皆适宜。玉龟是我在乌鲁木齐华凌市场淘来的,因石形过小,绺裂多缰,难以雕琢研磨,玉店老板把它扔到了十元堆里。我提醒说,这可是方小奇石,形状像寿龟,打个眼做成吊坠可以直接戴。说心里话,说完我又有点后悔。老板立刻拿回来,握在手里,搓捏着,老半天抬头说:“是你看出来的,你们的缘分。你要的话就少加点钱,别人要的话可就不一样了。”最后自然是愉快成交。
(图片五:灵儿牵牵,和田玉青玉,出自新疆和田,规格[裸石,长宽高,cm]:5.4*3.4*2.2,重量:58克)龟类栖息于地球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世界龟科爬行动物有二百五十余种。我国有龟类5科18属37种。我国古代将“龙、凤、麟、龟”称为“四灵”,其实,前三灵是根据某种需要,凭想象虚构出来的,而龟则是实际存在的。
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出自商朝。《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筮龟,不易之道也。”也就是说,大凡战争、庆典等重大事项,都要用“龟象”来预测,并刻于甲骨,存档备查,也流传给后人。
在汉代,皇帝授予诸侯、丞相、大将的金印,用的就是龟形印纽;调兵遣将的令符称为“龟符”;象征权力统治的鼎有“龟鼎”。
唐朝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有龟饰的佩戴。
宋、元、明代的庙宇和帝王陵,还用石龟驮碑镇邪。
但也不能否认,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一度是下降的,或存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是传统的敬仰崇拜,一方面又觉着有说不出口的别扭。直到今天,还有人尽量回避提及此物,尤其是不愿让自己与此有瓜葛。
出现这种尴尬的历史局面,恐怕有两个文人是脱不了干系的。一个是元代的金方所及他的《废家子弟诗》,另一个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
金方所的《废家子弟诗》云:兴废从来固有之,尔家忒煞欠扶持。诸坟掘见黄泉骨,两观番成白地皮。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强奴猾干欺凌主,说与人家子弟知。
大概是说有家曾经的名门望族,已经破落到不堪的地步,家里人懒惰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连逢年过节和忌日给祖坟添把土都不去,祖宗的尸骨都快要露出来了,家里的祠堂也要完全倒塌了,婆娘们像是看了月亮就隔空怀的孕,男人呀,就像是缩着头的乌龟一样,竟也不管不问还装着看不见。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里又进一步对此诗注解道:“夫兔撑目望月而孕,则妇女之不夫而妊也。……语虽鄙俚,然为人后者,见此宁不知惧哉!”
知惧呀,而且几乎把所有的后人都惧住了,男人们从此便多忌讳提“乌龟”这两个字了。
查过一些资料,竟不见史上有对金方所的介绍,可见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什么社会影响。窃推测,金方所在外谋事多年,回老家看到破败的景象,以及一些不思进取的乡邻,甚至是本家或亲戚,便恨其不争,愤懑不已,写出了如此狠扯袜底的句子。而无形中你却伤着无辜的乌龟了。日常中往往也有这样的人,平日里口无遮拦,动辙随处揭人的短,粗口别人的祖宗(甚至自己的祖宗);你告诉他不应该这样,他便会梗直着脖子,不但没有丝毫歉意和自责,而且高声说自己就是天生的直性格,好像这性格成了伤害别人的挡箭牌,而且还很值得夸耀一样。
而陶宗仪大概觉着看了也很过瘾,不分青红皂白,拿来又往开了抖搂,拽着那片臭袜底放起了风筝,弄得个臭烘烘满天下都看见。乌龟就这么被一直缩了头,而且糊里糊涂地被冠以“王八”之名。“王八”乃谐音“忘八”,意思是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项道德准则。那还了得,简直就不是个东西了,如何还能继续神圣下去!于是龟的地位一落千丈。这可苦了天下的乌龟,它们有口难辩,灰溜溜只能走墙跟。男人们也对“绿帽子”忌讳莫深,唯恐避之不及一不留神沾上哪怕丁点关系。
要知道,陶宗仪的《南耕集》可是被录入《四库全书》的,影响之大,甚至超出了当初他自己的想象。
当然,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不是一两句诗,以及某篇演绎就能改变的。龟毕竟是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厚重积淀的,并以它持之以恒的行为证明着自己。当然,龟肯定缩过头,但那一定是避险,却被人给扯到绯闻及道德这样让人抬不起头来的敏感问题上去,是乌龟做梦都没想到的。
不能不说,随意拿传统的大众公认的东西胡乱开刀,而且无限上纲,以偏概全,不计其他,金方所的笔下的确过了头。而陶宗仪应该负更多的责任,即便你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将来会被录入《四库全书》,甚至也不知道将来会有《四库全书》之类的东西,可当时你已经是著名的文化人,对别人的言论,你不但不去分析,不去引导,哪怕闭口不言也行,咋还睁着眼跟在后边瞎拱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