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玉石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很少能够非常完美,玉质与品相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缺憾。
但有时这些不足也会变成玉石的亮点,让不完美的和田玉重获新生。
一、青海翠青手镯
青海料最大的毛病就是透光太强、玉质太水,没有和田玉该有的沉厚感。因为方解石成分的存在,青海和田玉的质地总是向“玻璃感”靠拢。
可这种在和田玉上并不讨喜的水头,到了翠青手镯上却成了一种花钱都买不到的优势。
同样是翠青玉,籽料的翠青色度不足,俄料的翠青料性发闷,怎么看都没有青海翠青的清爽气息。
只能说一种色调对应一种玉质,翠青作为最后加入和田玉国标的基础玉色,要的就是这种干净明快的感觉。
二、猫眼沙枣青手串
沙枣青的玉质相对极端,要么是无结构的高细料,要么就是直闪石作祟的绢丝结构,而且后者明显更多。
绢丝结构虽然粗糙,却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当直闪石以带状结构平行分布,就会产生一个整齐的折射平面。
当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射这个平面,就会出现具有规律性的光斑移动,这种光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眼效果。
而且比起碧玉切出来的“死猫眼”,沙枣青的猫眼明显更加灵动,是可以在阳光下跳舞的真猫眼。
三、青花山水玉牌
青花以色调明亮、黑白分明者为优,不过天然的河道环境,决定了大多数青花都只能是点墨散墨。
这样的墨色对俏色巧雕来说,肯定不会是太好的选择。但如果把它看成画师笔下的泼墨山水,那这就是天赐的美物。
无需太多繁琐的雕琢,简单几笔就是一幅独一无二的水墨丹青。
用意用形大于用工用技,青花泼墨山水牌的风格,就是现代玉雕“大道至简”的最佳表达。
四、碧玉太湖石
碧玉最大的敌人,应该就是无处不在的黑点了。菠菜绿籽料有黑点,乌兰海苹果绿不但有黑点,而且又散又多。
巧雕利用黑点固然很好,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不受条件限制的碧玉太湖石更加高效。
太湖石造型完全随料所定,黑点在哪里就抠哪里。深度、大小、排列完全?不需要提前布局,越随意反而越是随性?自然。
这种方法对乌兰海苹果绿的散黑点特别有效,市面上很多碧玉太湖石就是这样来的。
五、重皮色?料的“皮上皮”
所谓“皮上皮”是指绝大多数?重皮色料,其实?都是?白皮料上次生的天然皮色,是自然生成的上下?两层皮。
之所以有皮上皮,白皮天生的僵性是主要原因。也正因为这层僵皮,才能让致色离子富集在致密的籽料表面。
几乎所有的聚皮、重皮、沁皮、厚皮,都能看到这种僵皮的存在,这已经是皮色料最直观的鉴别重点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全你的不一定是你的优点,你的缺陷也不一定就会毁灭你,总是如此?难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