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的我们,一定听过“无结构”这个词,这是用来形容料子细度的。一般来说,有“一细”、“二细”,甚至“打灯无结构”,那么,和田玉的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和“老熟度”、“白度”一样,细度是和田玉的指标之一,和田玉作为矿石,内部有纤维结构,在光照下观察内部,能看到排列紧密或者粗糙的纤维。这些纤维油矿物结构,和颗粒物组成。每块石头,内部的纤维都不会完全均匀的。料子的细,分为两种,一个是内部颗粒物的细腻度,一个是结构排列的密度。一般来说,籽料的颗粒细度,比俄料青海料等等较为细腻,颗粒细腻的料子,会比较饶你故意打磨,盘玩起来,更为顺手。现在的料子,大多都会打磨抛光,再差的料子,通过抛光,也能在一段时间内,表面看上去很细腻光洁,差别就体现在盘玩一段时间后,粗糙的料子,本性会体现出来,再摸便会滞手。好的料子,就算不怎么做抛光,只需每日盘玩,玩久了之后,会越来越油润细腻。结构的细,体现在料子内部,云絮结构的排列,越紧密、整齐,就越细。有说法是“十白九松”,我们常说的料子松,就是指的结构松。越白的料子,它内部松散的概率会越大,又白又细密度也高的料子也有,但是少,只是这种料子价格不低,肯定是抢手货。所谓的“十白九松”而“无结构”,只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要说肉眼或者自然光无结构,还是很常见的,打强光一看,再顶级的料子,也多多少少能看到一点结构。如果打强光还看不到结构,那可能是皮色在强光下影响了色值,扰乱了判断,或者是料子太小看不清,再或者,可能就是所谓的料器了。细度密度好的料子,青玉中比较多,比如沙枣青、塔青、黑青等。细度好的青玉,也是制作器皿薄胎等高难度雕工的绝佳玉材。白玉中,如95于田料,羊脂白等,细密度也很好。沙枣青玉牌打灯照细度密度是评判玉质的标准,无结构,也是很多玩玉人的目标,但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追求细度可以,却不能太过偏执挑剔,一个料子的优劣,是看整体素质的,应该多看多上手,无结构,并不代表这块玉就一定好。太过追求一两个属性,而忽略了油性、净度、老熟度等等,并不是理智的玩玉方式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