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头变玉去黑药水无所不用其极的和田玉

人们对“白”的钟爱,古已有之。

对于美人,一定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一白遮三丑”,中国人对白的追求,一直从未停止,从美人到美玉......据称10个喜欢玉的人里面有8个想要白玉,玉的白度越高,喜欢的人就越多......

毕竟白玉相对来说是玉石中的最好的,而和田白玉又是白玉中最贵的,其中,和田白玉中最顶级的又是羊脂玉。

都知道羊脂玉稀有,非常难得,且价格还不便宜,那么大家便退而求其次,心想买不到羊脂玉,其他白玉买来也好啊!如果你也这么认为,并且以这样的想法入白玉,必定吃大亏。

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不法商人的存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各行各业都会有一些乱象。和田玉行业也不例外,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关于和田玉的各种高科技的造假方法也层出不穷,最近市面上又出现了一些“鬼斧神工”的技术与机器,比如:黑料变白!

以前不良商家做假好歹还用点心费点力,都是手工和半手工,现在却出现了这种玉石变色机!

这种看似神奇的高科技,号称能让和田玉褪黑变白。而且,据说还能过质检。机器加教程,不要九十九万,也不要九万九,只要四万五,包教包会!

不得不说震撼之余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简直就是造假神器啊,不仅可以自调玉石的白度,还能去斑点、瑕疵、杂质,用它加工出来的玉石还会变得更加光滑、细腻,瞬间想到了棒子国高超的整容技术。

玉石版本的“变白后”VS“变白前”

问这变白的原理是什么?商家自然不会透露。

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将B货翡翠的造假方式,“移花接木”到了和田玉上,大致流程还是那老一套:

先酸洗酸洗,再用薄膜封上;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薄膜,再酸洗,再封上,往复几次。

这些造假者们“举一反三”的能力确实还挺强。在暴利面前,奸商们的钻研劲头都快赶上科学家了!那么,除了“美白”,“与时俱进”的和田玉造假术还有哪些?

1

去黑药水

去黑药水在业内,也算不上神秘了,也没有传言中那么神奇。类似这种,但更简单粗暴的还有将玉石放在白醋里泡。(切勿模仿!)

说白了,还是用药物去黑拔脏;但是用起来容易伤皮色;而且由于破坏了玉质与光泽度,反光表面有被腐蚀的网纹,视觉上看缺少油润感,料子也比较松,只要多加留意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在苏州、镇平等玉石交易市场,去黑药水都开始了公开叫卖,会随着时间和技术提升,更是在不断地升级产品效果。

2

激光染色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染色方法也是不断的“推陈出新”——激光染色法。这种加色方法通常与激光炝色翡翠的方法大致相同,可使皮色差的和田玉籽料形成较为理想的各种皮色。这种方法沁出的颜色虽然均匀、鲜艳美丽,但有飘浮感,没有真皮籽料的颜色老气深厚。

3

高频热和技术

一般来说给成品做皮比给原料做皮更复杂一点,现在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利用高频热和技术给白玉成品雕件局部区域做皮,同原料的做皮原理是一样的,通过高温使颜料稳定的附着于工件表面;

高频热和机

不同的是介质的区别,热和机可以随意控制皮色的深浅,形状,大小,浓度,位置和块面,这和传统的铁锅烧皮又是一大进步,具体说就是高频热和机局部热和做皮。

热和技术做出的皮色自然,柔和,几近真皮。这和传统的铁锅烧皮又不同。所以很容易让玩家吃药。

4

渐浸式染色技术

这是一个科技感很强的名词。和其它做皮技术的最大不同是:这种技术可以做出任意的深度,而热和技术只能做浅表层的皮色。

渐浸式光学镜片染色机

渐浸式染色技术所借助的介质是渐浸式光学镜片染色机(原先常用于彩色镜片的染色),通过这种技术染出的磨光籽给人的感觉就像丹顶鹤,洁白的玉料上(或侧面)顶了一个红红的小圆顶,(镜片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田玉的成分是透闪石,即钙镁硅酸盐,两者的成分类似,事实上透闪石粉就是加工玻璃的原料)。

5

点皮造假

 这种技术就像古人“点绛唇”一样,是点上去的。如今技艺高超的点皮“大师”所造之“皮”极为逼真,不仅可以蒙骗普通消费者,就连行内的“老鸟”也时常打眼。

据悉,一个“点皮高手”年入百万不成问题,多人参与、类似流水线运作的“点皮家族”获利更丰。从中可见这种技术的高超之处。

6

喷砂造毛孔

  所谓喷砂,就是用一些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的颗粒,通过喷砂机的工作。使其附着在料子的表面,形成一些类似毛孔的凹凸不平的一个面。

  喷砂后拿出细看,挑选不像的地方,用磨棒继续磨,然后再喷,再磨,再喷......反复多次,直到毛孔相像为止。不过分辨也不是那么困难,真毛孔一般都不是密集均匀存在的,而喷砂制作出来的毛孔与天然籽料上的毛孔相比分布过于均匀多且一致。

有暴利可谋的地方,就一定有造假。很多造假技术都会当做秘方一样,从不会对外公布,但即使技术再高,也不能抹去人工的痕迹。只要我们端正心态,多学多看,还是能够区分的。

=再读两篇=

砍掉中间商,对于和田玉行业是福还是祸?和田玉最大的危机不是籽料资源枯竭,而是山料资源浪费!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