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为什么不像翡翠那样赌石古人给了

同为名贵玉石,翡翠与和田玉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外观上,它们的文化属性和商业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有着较大的区别。比如早年仅存在于翡翠上游生产环节的赌石,迄今也并没能渗透到和田玉领域的中下游里。

而这里面暗藏的原因恰恰体现出了和田玉质量比之翡翠的优越之处。咱们还是首先从翡翠为什么赌石,赌的主要是什么说起。翡翠之所以要赌石,主要还是由于它的原石内外成色差异巨大,尤其是较为名贵的水料(也就是主产于乌龙江流域的砾状衍生矿,性质接近于和田子玉)。

其绝大多数被不透明的石皮包裹,仅从外部观察,根本不能判断其内部是否存在高档翡翠。至于真正的赌石,特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通过对翡翠外部性状以及“开眼”位置表现出的特征,推导其内部的状态,并预估出合理的价位的行为。

这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之中非常的复杂。哪怕是在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中,真正具有这一能力的人也只是屈指可数,别看每次“标场”上人头攒动,其中的绝大多数也只是来凑热闹碰运气的而已。

翡翠的赌石先要从体表的“松、莽、廯”着眼,结合总体形态与浅层的“雾”来判断“翠根”的发展与走势,估计其价值。而同时还要考虑裂隙发育的干扰,内部是否有杂质生成,“水、种、色”的相互配合等因素。

要以此为生计,那还得能估算出这块原料可以加工出多少条手镯、几颗戒面、多少枚什么题材的花件,并且了解这些东西投放到市场上能卖多少钱,又需要多久才能成交。上述这一系列的能力显然是那些傻乎乎的举着手电筒痴迷于下游所谓赌店的消费者所不具备的,至于这些商铺的牟利形式为何,参玉在此也就不多费唇舌了。

而对比翡翠,和田玉从本质上就缺少“赌性”。首先,通常情况下玉质越好的新疆子玉就越是难以生成厚重的石皮。尽管透明度不高,但借助聚光手电,大多数子玉内部有没有杂质也是一目了然。

而近两千年前,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也就是说高品质子玉内部的结构与外在裂隙是相互贯通的,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了“赌裂”的风险。而和田玉又不以色相见长,同样也就不存在“赌色”的可能性了。

有此几乎表里如一的玉质,那也就不必像担心翡翠的“种、水”那样为和田玉内部的玉肉煞费苦心。当然我也承认,在和田玉的选料加工阶段也存在着少量的“赌”性,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一些所谓“沁料”的浆石化程度,看似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在实际情况中,它们之所以被浸染入了大量的致色物质,正是由于其质地疏松,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而以此名目横行于市场的实质上大多为“唐河彩玉”。

其二是石包玉,这点我们在往期的文字中详细讲解过,玉质真好的料子又怎会被轻易全方位钙化,生成完整的石皮呢?当然偶见于市场的全白浆皮细肉子玉实则多为俄料,这也是我们不愿购入的。与此情况相似的还有窜浆料,反正高密度、高糯性的优质子玉浆石是无法穿透的,你又何必去赌这个概率?

其三是山料的赌裂,因为情况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子玉性质不同,质量差的软玉山料内部确实存在遍布绺裂,雕刻中垮塌,俗称“站不住刀”的现象。但参玉一向并不主张大家收藏玩赏山料,也不太为此纠结。

这样一路的分析开来,和田玉稳定的化学性质,致使它不会生成遮挡视线的石皮,它的耐久性更体现在琢刻成器后数千年面不改色,然而许多翡翠仅是入土一二百年就已经腐朽变种,真的无法与和田玉同日而语。

而新疆和田玉子料内部出现火龙果、窜糖、水草花等现象虽然存在,裂隙与内部结构缺陷也时有发生,但这一切都是可以轻松预判的,只要你自己不过份贪心,就很难为此上当。加之在雕刻初期能将之规避剔除,就更不会留下价值隐患,这也正是它比之翡翠的重大优势所在。

而借此反观热衷于赌石的人群,排除那些以此为生的专业人士,在下游整日徘徊于翡翠赌石档口的多为梦想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投机者。而和田玉却天然地拒绝了这部分贪欲肆虐的人群,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喜欢与和田玉爱好者打交道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总会有少数别有用心者宣传鼓动,偏要把高洁的美玉变成他们行骗的道具。而本文已经明确地阐述了,好玉没赌性,拿来赌的和田玉,玉质多数都存在问题,至于引诱你进赌局的是什么人,那也不必参玉在此明言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