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历史已经余年了,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华文化一同成长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和田玉的历史以及近代发展,和田玉从哪里来,未来应该向哪里去,我们会做一个大胆的预测。
历史
根据出土文物的证实,和田玉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并且被应用了,只不过当时和田玉是被用作工具,不具备艺术价值。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出土的数十件玉器是目前国内已知最早的玉器,距今已有~年了。沟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其前身就是输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还要早多年。
和田玉早期的学术命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和田玉因产自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又后因位于“于阗国”被称为“于阗玉”。
和田玉的早期发展:
在战国时期,和田玉进入到了高速的发展阶段,同时成为了儒家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这一时期,玉石出现了繁多的种类,同时也赋予了诸多用途,有璧、琮、圭、玦、佩、璜、管、珠等三十几个品种,按照其用途分为礼仪、丧葬、装饰、实用等四大类。
两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和田玉进入中国上层社会。
三国两晋时期受到长期战乱影响,和田玉发展进入低谷,但并未中断,出现了“以玉为药”。
隋唐时期玉器开始进入到了寻常百姓家中。
宋代使用和田玉的规模超过了唐代。据《宋史·于阗传》和《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的记载,于阗不仅经常向宋贡玉,而且在贡品中常列首位。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载:“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是于阗玉”,说明统治阶级多用和田玉。
元代初期,中央政府开始直接控制和田玉的开采。元中期以后更是建“磨玉局”。
明代时期和田玉对内地的输出主要是靠朝贡贸易。而此时和田山料玉也被开发出来。
清代时期崇尚和田玉的风气在清代达到顶峰,尤以乾隆为甚,其命人雕琢的“大禹治水图玉山”,是中国玉器中用料最多、器型最大、路途最遥远、耗时最久、费用最高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清光绪九年(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于阗玉”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和田玉产地成立公私合营的玉石收购站,20世纪60年代后改为国营。年,国家放开玉石市场(94年之前国家禁止私人开采)。年中国“国石”评选结束,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近代发展以及何去何从
从年开始玉石市场开始逐步升温,10年玉石市场达到顶峰,中高档的玉石年升值超过50%。中国和田玉储量为28万吨,理论上还可供开采年左右,但由于和田玉无法像金银那样提纯和回收,且为一次性加工,无法再生,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面临枯竭,这也是造成和田玉作假以及和田玉价格年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田玉早期庄家:
和田玉的繁荣,要归功于港台地区玉商。在80年代初期,和田玉与昆仑玉、俄罗斯玉的价格相差无几,是港台玉商发现了和田玉的价值所在,自80年代末开始疯狂收购和田玉籽料,使和田玉成为市场上最昂贵的玉料,就连现在的和田白玉的抛光工艺,都是由台湾玉商提出的。
13年受国际经济影响,以及原材料枯竭等诸多方面影响,市场遭遇重大冲击。
而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和田玉市场势必将继续的走低,魁玉堂本身也是做工作室的,能明显感到近年来尤其今年的整个市场的颓势。
和田玉未来将何去何从:
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大量的和田玉商家涌入直播的行业寻求突破,但是对于传统手工艺人,对网络的不熟悉,以及对于直播相较陌生的概念,加上大量主播的涌入,直播行业同样并不比实体店面要好做。
而在原材料上,上好的料子逐渐的稀少,不少商家囤积居奇,等候着再炒一轮谋取暴利,对于以雕刻为主体的我们这样的工作室,连原材料的收购都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问题。
小二个人认为啊,和田玉应该像小型化珠宝化方向,穿搭配饰方向发展,更多的开发迎合更加年轻化的群体的接受,老是抱着固有的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年轻人去学习接受玉石文化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