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遇到一位资深玉友,平心静气的交流了一下多年来收藏和田玉的心得,其中几多共鸣,道出了爱好者们的心声。有些内容,比之仅是就事论事的讲解和田玉的鉴定知识,对于初学者更有帮助,今天且整理在此与诸君分享。
曹兄自幼求学,一路披荆斩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校,毕业后先是进入某国企,后又下海经商,几经浮沉,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前几年,就在他的公司最为辉煌的时刻,他却突然选择了激流勇退,叫一众旁观者十分费解。下面我们就转述曹兄昨天关于和田玉的言论:
最初我是不喜欢和田玉的,翡翠又绿又透明的多招人稀罕啊?那几年生意好,还要经常接触商务礼品,什么红蓝宝、钻石、碧玺、祖母绿、翡翠我买过不少,送人办事,自己也留下一些。和田玉嘛,白花花的一片,那时候真的是看不上。
要说十几年前的我整天的忙着赚钱,声色犬马的,五光十色,一个星期也未必能回家吃上一顿饭,鲍参翅肚的都吃腻了,隔三差五的还得喝断片儿一回。在这种生活状态与心态下,当然是什么东西颜色鲜艳、什么宝石漂亮买什么啦。怎么可能耐着性子多瞧和田玉几眼呢?
直到后来我生了场病,身体是被造垮啦,躺在病床上才有时间安静下来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这钱赚多少才够花?赚得越多花得越大啊!稍微节省点,我的钱花几辈子都没问题。况且再这么折腾下去,我这身体也扛不住呀!病了的时候才知道,啥也不如健康重要。
病好后我就开始收拢公司业务,回归家庭,虽然偶尔还是免不了出去应酬一下,来顿生猛海鲜,但我终于吃出了家常便饭、小米粥、红咸菜的滋味,这东西不在贵贱,它养人呐,吃起来真舒服。
与此同时吧,我的生活慢了下来,也就有了心情,看看这外表平淡无奇的和田玉,说来也奇怪,东西还是从前的那些东西,可这时候我却不知不觉的越看越顺眼了。
但起初并不太懂,又让之前卖我翡翠的那几个商家忽悠,当然我现在明白了,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玉,只是在网上现学现卖的学点专业名词糊弄我这个小白罢了。可是就为了明白这点事儿,我可真的没少掏学费。
钱花了,火也败了,不能总是这么让人骗啊。于是我就开始看书,找老师,私下里的淘换标本,研究和田玉的矿物组成、成矿条件、各个矿口产出的玉石特征与如何分辨山料籽玉。记得那时候身边的人都说我是着了魔,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我是打心眼儿里的不服气,凭什么我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理工男就这么被几个装神弄鬼的文盲给骗了?
可是这和田玉的鉴定真比翡翠和其它珠宝石难得多,直到今天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比最初有了许多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隐隐的察觉到和田玉它不仅仅是一种石头。仿佛有种说不清的吸引力,就像见到一个素未平生的人,你却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样,简而言之就是投缘。
为了搞明白这里面的奥秘,我也渐渐的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玉文化上,起先只是看玉器鉴赏方面的书,慢慢的开始看一些国学方面的东西。与我以前看书学习不同,现在我看书不为了考试,也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性,仅仅是为了明白里面的道理。当然看书的时候,我喜欢手里攥着一块儿籽玉手把件,心里特别踏实。
前后总共也就十来年吧,回头看,以前我虽然没少花钱买东西,但那时候心浮气躁,买错、买贵的比例极高。而且买到手以后,因为自己的毛躁,先后打破的就有好几件。如今想来真的很可惜。可那能怪谁呢?都怪我自己缺乏沉稳。而今读懂了和田玉,看过了那些放在博物馆里历数千年而不毁的古玉,我才明白,面对这些自然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当始终怀着一颗谦卑尊敬的心,才能与美玉结伴,领悟其中蕴含的至理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