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和田玉籽料形成之谜重新认识和田玉

一、和田玉概念定义

和田玉,俗称“真玉”,软玉的一个品种,广义上泛指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均命名为和田玉,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而本书后文中所论述的和田玉概念,均指代传统意义上的,出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其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52(OH)2,硬度为6-6.5,密度为2.95-3.17。

小块状和田玉

二、和田玉分类

按照和田玉的产出环境分类,习惯上将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分为四大类:

1、山料,又称“山玉”,“宝盖玉”,主要指产于昆仑山上的原生玉矿,包含前文提及的喀什玉龙河以及喀拉喀什河上游的和田玉矿带。

和田玉山料(含糖)

2、山流水料,行内定义距离原生矿床较近,多发现于河流上游,块度较大,表面较光滑尚保留着矿料的参差特征,棱角比较明显但稍稍磨圆不显割手的玉料。此类玉料数量不大,多数被发现于距离原生矿床较近的河流上游区域。

山流水料

3、籽料,上章已经论述,特指分布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其实也包含叶尔羌河,尤其是大块头的青玉和黑青玉籽料原石)河床中或者古河道内发掘的和田玉特殊品种,在外观表现上形状不一,大小不一,色彩不一,质地好坏也不一,后面根据实物详细介绍。

籽料

4、戈壁料,主要指散落于和田地区戈壁滩上裸露在外,经受风吹日晒已经被风化了的玉料。

戈壁料

按照和田玉的颜色特征,又将“和田玉籽料原石”分为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五个基色品种(和田玉料中均以这五个色调为基本色,不过下文主要针对和田玉籽料而言)。

白玉(包含青白玉),颜色白中泛青,细腻,滋润,微透明。此生色或者说沁色多为枣红皮,秋梨皮,红金皮,洒金皮,黑皮子,鹿皮子,糖皮子,石皮等,但籽料的本质或者说主体仍是白玉质地。因为其数量稀少,目前是市面上倍受追捧,且价格最高的品种,其中尤其以“羊脂白玉”著称。不过在众多的和田玉籽料品种中,白玉籽料多以中小块头存在。

一级白玉籽料(接近羊脂级别)

青玉,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不透明,细腻,滋润。纯正的青玉籽料一般少有皮色,部分带皮色的多以糖色,白色钙化石皮为主,偏青白的籽料皮子和白玉的皮色类似,但相对较厚,同样多偏糖色。在数量上,青玉品种在整个籽料出土比例中最大,其中大、中、小块头的数量都不少。本书中研究的主体玉料则以大、中体型的青玉籽料原石为主。

青、白玉籽料

碧玉,颜色呈深绿色或者菠菜绿色,质地细腻,色调偏重的一种特殊玉料,和青玉一样少有皮色,部分带皮色的多为铁红色,糖色,白色钙化石皮。碧玉出土数量比较稀少,甚至比白玉的出土量还少,以至于让很多不了解新疆和田玉的人误以为和田不出产碧玉,相反此类碧玉在上古时代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多以大、中体型为主。

碧玉籽料

墨玉,指外表呈现黑色,本质为白玉、青玉或者碧玉质地的玉石。鉴定的过程通过聚光手电很容易看到底色的差异。对于此类玉石,本地人习惯上将黑色青玉质地的籽料称作“黑青”,将黑色碧玉质地的籽料称作“黑碧”,将黑色白玉质地的籽料称作“墨玉”,将黑白相间或者黑、青白相间的玉石称作“青花墨玉”。其间,以黑青和黑碧籽料的研究价值较大。

打光后呈白色的黑底墨玉

黄玉,指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色彩呈米黄至黄色的玉种,目前此玉种籽料发现较少,偶尔发现也多以小块料为主,研究价值不大。

黄口矿料

以上五种色彩仅代表和田玉籽料原石的五种基色,在实际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籽料的存在相当杂乱,一方面是形状、体积、重量大小的不同,另一方面则是沁色、质地、种类的差异,其间具体的差异区别会在后文相关章节论述。

形态不一的大型和田玉籽料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书中所研究的和田玉主要针对新疆和田地区特有的和田玉籽料原石,由于戈壁料和山流水料相对来说数量较少,不做重点研究。至于矿料是现代人类开采出来,与上古人类无关,也不在研究之列。同时,区别于国内和田玉籽料市场中以白玉、青白玉子料为主要炒作对象的现状,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偏重于中大型玉石籽料的研究,其中又以青玉、碧玉、黑青、黑碧玉、白玉籽料为主(大块的白玉、碧玉相对比较少)。

黑、青、碧、白为主的大型和田玉籽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