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大家聊聊商代的玉器

商代玉器的分期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书写的朝代是商代。商代的玉器与青铜器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制作规模和技术工艺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和提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所处的年代是公元前17世纪初到公元前11世纪。商代玉器分早晚两个时期。其明显的分界线就是以商王盘庚迁殷为标志。商代早期的玉器,出土于河南的郑州二里冈的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二里冈出土的早期商代玉器,没有脱离出二里头文化玉器的形制特点和工艺特性。另有河北藁城台西和湖北黄陂盘龙城、山西恒曲商城等遗址,出土的玉器也有相当的数量。商代晚期,则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四川广汉的三星堆等文化遗址都能见到许多玉器。商代玉器最有代表性的,是长近1米的大璋以及直径达80多厘米的璧,它们都是三星堆晚商时期的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文化玉器早期以二里头文化4期及河南偃师县尸乡沟商都遗址出土的为代表,晚期以殷墟遗址出土的为代表。

商代晚期时的玉器制作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很庞大。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玉器既有原始制作风格的夏代玉,也有一些早期商代玉器,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它们基本素面而无纹饰,品种不多,表面粗糙。郑州二里冈文化玉器有着商代玉器的中期特征,玉器的造型很简单,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稀疏的纹饰。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器,对选材等方面相当讲究,以新疆和田玉为原材料的玉器有三件出土。-些玉器也有仿照青铜彝器的形制制作的,比如一-些碧玉簋就是众人注目的珍品。

商代玉器的雕琢技术非常精湛,在表现风格上显得繁复华采,有着+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提的是,商代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随葬玉器,不仅丰富了商代玉器的内容,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为研究商代玉器的种类、工艺、用途及社会习俗、礼仪制度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完整而宝贵的实物材料,对日后的西周玉器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商代玉器的工艺

现在我们见到的商代玉器,属于商代早期的数量很少,现在留存于世的,更多的是中,晚期时候的作品。在商代,制作玉器的用料标准不像新石器时期那么随意,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规范和标准,不像以前那样就地取材,而是选用比较名贵的玉料,比如新疆的和田玉以及河南的南阳玉和辽宁的岫岩玉等等。一般来说,南阳玉大多用于制作玉礼器,和田玉则用于制作佩饰,而尤其是做工更为精细、造型更为独特的佩饰则使用质地更好的和田玉。

从雕琢制作工艺方面来看,商代玉器已经达到了个新的高度,雕琢技法更加炉火纯青。

商代玉器成熟的雕琢工艺,在纹饰制作上可见一斑。它们吸收了青铜器的精华,在打孔方面,在此前期,对穿孔得到了沿袭使用,另外也采用了单穿打孔,并对孔壁进行了细心的修整和抛光,使孔径变得更加圆正。在双面打孔的时候,也逐渐避免了孔径的喇叭形,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在钻孔时般使用管钻,两面对钻产生的台痕,则已经被完全避免掉了。

从开料、切削,勾线、雕琢、钻孔、抛光等各道工序看来,商晚期玉器的工艺水平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在开料的时候,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手工推磨坚硬的片形石质刀具,切割出片状的玉料,沿袭了旧时的剖玉工艺。第二种是在裁切玉料时采用青铜砣具,以旋切的方式来完成。第三种则是用青铜锯来切割原料。

制作玉器的过程是,将材料切割成粗坏,然后依材设计并进行琢制,形成该器的器型特征,再把要镂空的部位进行镂空。商代玉器能有效利用玉料的颜色差异,制作“俏色”,另外又使用了活环套链技法,促进了镂雕工艺的改进,在磨琢纹饰时采用金属砣子带动解玉沙的方法来完成,先修整再做孔琢磨,在一些器物中明显地见到这种痕迹。

商代玉器的纹饰方式,以线纹为主,主要用单阴线,双阴线,以及阳线三种形式来表现。阴线有的细密,有些则很粗疏,在宽度和深浅度方面是很均匀的,有的是用硬度较高的玉石片来推琢施制的,显得很细微,还有的则是用小型勾砣来制作,因此显得很刚劲而且有力度。双勾阴线大多出现在商代晚期的玉器上,其制作形式就是采用小型的勾砣旋制出两条平行的阴线,同样细微而均匀。由于两条阴线之间的距离较小,仅仅0.1厘米左右,所以看起来有点凸起的错觉,因此这种双阴线又叫做“双阴挤阳”,一般用于勾云纹。还有一种是阳线,是用减地起线的方法雕琢而成,浮起的高度为0.1厘米,但是在商代晚期玉器上表现得很少。

另外,商代的玉器的镶嵌工艺在夏代玉器的基础上得到了进步的提升。有些绿松石镶嵌在玉器之上,有的镶嵌玉石在青铜器上,有的则在玉器中镶嵌铜质,比如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呈叶形的玉矛,上镶嵌着铜柄,还有的则在其他的器物上镶嵌着玉石,比如绿松石。玉与其他质地的材料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精美和谐。

商代的玉器制作在俏色方面,有机地利用玉料天然的颜色,表现玉器中特别部位的天然特征,使之更加生动自然贴切,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商代玉器的沁色及造型

在商代玉器中,大多采用青玉为原料,较少有青白玉和白玉,粉色的玉料更为少见。不过,因为年代的久远,除了保留玉料的本色外,又有一些色斑和色变迥异于本色,降低了玉质的硬度,基本上呈鸡骨白或者石灰沁色。有些沁色如暗灰色等,作用于器物的局部,另外又有红褐色和暗黄色等沁色形成。

殷墟遗址所发掘的玉器,有黄河水滨沙土的沁色,但是受沁的程度很低。主要是因为所在的土质比较干燥,所以呈现出鸡骨白的沁色。但是也没有发现全部被沁成鸡骨白的玉器。一些沁色为褐色、黄白色、橘红色的玉器,也完全不同于别处文化遗址所发现的具有较重沁色,或者互相杂陈的特征。在沁色方面,商代玉器有着平缓过渡自然的色阶,各色的交界很不明显。玉质深人的沁色,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还有一个就是石灰沁。主要体现在,商代的玉器有很厚重的“包浆”,浑然苍古,这种包浆的光泽是很难清洗的,即使是用力刮也不会掉色。

商代玉器的造型,有几何造型的,几何造型的有圆曲形和直方形两种。还有一些人物动物造型,后者属于肖生玉器。此外还有一种则是片雕形式的小型玉器,一般控制在5厘米到10厘米之间。玉戈和玉刀等玉器,通常用来当做礼器或者仪仗器具。一些生肖玉器则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另外,一些带有榫卯的装饰性玉器也出现了,大大超越了以前的玉器形制。商代玉器的造型,特别是采用圆雕造型的人物,动物造型的生肖作品,非常写实。不管是雕刻虎,还是雕刻人,都很逼真。在这些生肖玉器的表面上,修饰许多卜兆纹组合的纹饰,虽然完全不同于皮毛或者衣褶的类型,但也能起到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

商代玉器的纹饰

商代玉器融合了青铜器的纹饰,在图纹装饰上明显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凸齿凹形”的纹线装饰,出现在玉钱玉鸟以及玉璇玑之类的器物上,形成了明显的纹饰艺术特征。一般来说,有直线纹和弧线纹以及折线纹修饰在玉器的表面上,有用勾撒法雕制的单阴线,以及在凸线两侧凹雕形成的阳刻线,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风格。鸟纹和兽面纹、兽纹等,则在商代玉器中用得最多。

除了直线纹和转折纹之外,一些涡纹、重环纹和瓣状纹,成为典型的装饰纹饰。商代玉器的纹饰非常丰富,主要有对角方格纹,这种纹饰是用双阴线的方式雕刻起来的,相邻的两个方格的对角处就是方格的角。各个方形等距排列,在龙形器物中较为常见。另外还有一.些是双连弧纹,各个相连的短弧纵向排列,井然有序,一般用于龙身以及角形玉器的装饰。还有一种是三角纹。有大小两种形制不同的三角纹。一些类似于等边三角的小三角纹常用做龙身的装饰,而在玉器的柄上,则装饰多层直线的呈等腰三角形的大三角纹。

商代的肖生动物玉器,在足部和爪部的纹饰刻画上,则多用砣刻的方式。有时用几条短阴线就加以表现,刻画出龙虎鸟之类不同的爪趾形态,但这种表现方式,在仿制品中所见不多。

商代时期的玉虎、玉龙等,不仅采用圆雕的方式,而且在嘴唇的雕刻上,表现得比较抽象,圆雕玉牛也是如此。在熊纹上,刻出嘴缝并且露舌。而一些兽面纹,则是以龙或者牛为原型制作的,多以挤压琢出的阴线等方式来表现。

一般来说,商代早期的玉器纹饰比较繁缛精细,后期玉器上的纹饰则简洁流畅。不过,一些简单而粗疏的纹饰,也经常被用到早期的商代玉器之上。商代早期的玉器,大多采用双勾线纹,到了商代晚期则多用单阴线的纹饰。同样,隐起阳纹在早期的商代玉器上很少用到,但是到了晚期,则大多使用。隐起阳纹与阴刻纹相比,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在生肖动物中,无论是平常的动物如牛虎,还是神怪动物龙等身上,也见到菱形纹、席纹等装饰纹饰,但是到了后期,就找不到类似的东西了。

在商代早期,不管是平雕的还是圆雕的生肖玉器,往往用两端内卷的云纹表现耳朵。到了晚期,生肖动物玉器则用“减地砣刻”的形式,从而表现出中间凹轮廓凸的效果,富有立体感。而一些禽鸟类造型的玉器,身上则装饰有羽毛纹,那是一种卷曲云纹,在当时显得相当的规范。这些羽毛纹在商代早晚各期玉器上都有出现,所不同的就是单阴线和双阴线在纹饰砣痕深浅方面存在差异。尽管如此,在商代早晚期的各类玉器中,所装饰的纹线大都有着粗细的一致性。不过,另有一些玉器的纹饰,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纹线构成,它们在粗细上是有所差异的。

在商代玉器纹饰的雕刻上,“一面坡”砣刻方式在晚期时才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以一面倾斜另面垂直的阴刻线,体现于器身的龙角、尾巴以及善角之类的细节上,它在早期商代玉器上用得很少,但是晚期的“面坡”手法,直接影响到两周的玉器纹饰上。

商代玉器的纹饰在制作时,先在需要砣刻的地方打样,然后进行砣刻和琢制。它与青铜器的纹饰是异曲同工的,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纹饰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玉器纹饰,是商王室玉器作坊数百年琢玉技术的精华,经历了由光素到繁缛、由繁缛又到简洁的过程。

商代玉器的种类

在商代玉器制作出现了大繁荣的局面,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出土的随葬玉器代表了早期商代玉器的特征,品种有玉圭、玉琮、玉璜、玉刀、玉戈、玉璋、玉钱、玉铲和兽面纹柄形器。它们都起到了礼器的作用。形体极薄的玉圭、玉璋和玉戈是早期商代新出现的器型,应是礼仪用器。其中有长48.1厘米,宽7.8厘米的玉璋和琢有阴线纹饰的长65厘米,宽9.6厘米,厚不过0.1~0.4厘米的七孔玉刀,这些器物就是一种礼仪性的用品。其制作时首先就在大块玉石上锯片开料。早期商代玉器比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有很多的进步。比如,一些玉琮被剥成方柱形的玉坯也是早期商代的形制。另有些商代早期的柄形玉器,有17.1厘米长,1.8厘米宽,由10节组成,其上的兽面纹饰接近与殷墟兽面纹玉器的形制。从中可以发现开料、抛光等技术的进步。至于商代早期偏后的玉器,则有玉璋、玉戈、玉璜、玉柄形器和小件装饰品,这一时期黄陂盘龙城出土的玉戈,其长度竟有93厘米。

在商代晚期,则以河南安阳殷城出土的玉器种类更多。所谓的股墟,就是盘庚迁殷以后(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直至帝辛八代十二王的王都遗址。年开始,专家对此进行科学考古和发掘,殷代王都遗址得以重现。殷墟玉器与3万多片甲骨文一样,成为中国文物的至宝。

殷墟有11座大墓位于王陵区域,已经遭到盗掘,所以新出土的很少,仅有玉戈、玉戚、玉刀、蝶形佩等等为数不多的器物。但最有代表性的妇好墓,却直保存完好,已经有件玉器出土,到了年,有件以上玉器被发现,是商代晚期的代表作。从一些类似的“取玉”或“正(征)玉”卜辞上来看,可见玉器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非同一般。截止到年,殷墟有件左右的玉器出土,当然不包括被盗掘的那部分,这些玉器是王室和贵族所使用的。

殷墟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种类众多。主要为礼玉、仪仗用玉兵器,生产日常生活用具以及佩饰摆件杂器等等。但是商代制作的琮数量很少,尤其是形体较大的玉琮很难见到,琮发展到商代已经变成形制较小的玩物。一种高体高射的玉琮,有凸棱雕在四角,还有一种是矮体短射,也有凸棱雕在四角,琢有几何纹和蝉纹,但也有一些是没有纹饰的。另有一些则是镯式琮,圆孔很大,但器型很低矮,犹如手镯一般。

在商代早期玉器中,有长条形的圭,在龙山文化玉圭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绳纹。发展到商代晚期,圭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是在端部和纹饰方面,在顶部有所变化,且有平顶,弧状凸起,微隆,以及阔顶,尖锋等等,下端有穿,一些圭的表面琢有简单花纹。

商代的礼器玉中,有琮、圭、璋、璧、环、瑗以及簋、盘等等。在商代,玉璧的直径小,孔也很小,没有纹饰,形体很薄。原料以南阳玉为主。玉璇玑属于玉璧一种,外缘有外旋转形的斜角。还有一种乳壁,孔径比较大一些,另有一种则将璧分割成三等分,成了三个璜。璧既可以用做礼器,又可用做佩饰品。商代的玉壁、玉环和玉瑗有着相当多的数量,外形大同小异。有孔口与体面齐者,亦有孔口凸起成圈者。这类玉器,大都是两面抛光的,但也有些则将同心圆以阴线方式雕刻于两面上。

戈、矛、戚、钺、大刀和镞,既是一种玉兵器,又是一种仪仗式用的礼器,玉戈的数量比较多-些,玉矛、玉钺的数量少一些。有些玉戈上刻有文字,记载当时的事情。比如,有一玉戈在内面靠后的地方刻上“卢方口人戈五”,是在妇好墓出土的。文字的含义就是卢方国进贡了5件玉戈。这些玉戈的形制不一,是不会当做武器使用的。

商代制作的玉矛形制同于柳叶形,但是出土的很少见,有一些装有铜柄的玉矛,体现出使用者的尊贵地位。玉刀在殷墟遗址上也只有一件出现,为妇好墓的陪葬品。在形制上,商代玉刀的特点很明显。刀身显得很窄长,后部靠柄的地方钻有一个孔,以便携带,其背部则有锯齿状薄棱,龙纹、鸟纹或者鱼纹等修饰其上,非常精巧。

商代玉制的生产工具,则有玉斧、玉铲等。另外还有一些小刀和玉凿等等,基本上是摆设,不是实用型的器具。有一件代表性的玉斧,出土于妇好墓,器身星长方扁圆形,有抓刃,有一穿孔,有精雕细琢的兽面纹饰于两面,展现出一种威势。

商代玉器中一些生活用具,比如玉制的白杵,是用来研制朱砂的。另外还有调色盘以及玉梳、玉耳勺、玉匕等,凸现出实用的价值。在妇好墓有玉制的调色盘,有鹦鹉纹装饰,也是用来调制朱砂用的。一些双鹦鹉纹修饰于玉梳上,还有将鱼形或蝉形纹饰雕在玉耳勺的柄端,同样让人在使用时体味到玉器的美感和快意。

殷墟出土的玉饰品很多,有佩戴性的镶嵌饰物,一些为用于人体上的头饰、冠饰、腕饰,还有一些用于器物和衣物上的坠饰等等,非常精美。还有一些是玉饰,主要的有玉璜,玉块等等。在殷墟妇好墓中,有18件玉珏出土,有一种是团身的龙形玉块,明显的特征就是有“臣”字形眼,背部有凸齿装饰,有角,形制接近于上代的璜式龙。还有一种是团身龙形,龙背部没有凸齿修饰,有一些则是一种素身龙,没有纹饰,显得很抽象。商代的玉璜则有龙形璜、兽形璜、鱼形璜,以及不着纹饰的素面璜,为三分之一圆周的形式。素面璜两头钻孔,有些是以破损的璧和环改制的。

玉觞作为一种佩饰,原本是种解结的玉器具,长大成人后必须佩戴。有人认为它是用做头饰的。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圆棒形的,还有一种是弯曲形的。圆棒形的玉艄端雕鸟首,一端尖如锥:而弯曲形的则雕有纹饰,一端有孔,一端尖。另外还有一些玉笄,也是一种发饰。玉笄的形状是长条形的,素面无纹,也有少许的人形图案和卷云形图案,同样是一种少女成长的标志。

商代殷墟出土的玉人也是一种装饰品,玉人有五

种形式,一般以圆雕方式制作,如全身玉人,圆雕人头,片状全身,片状人头等。全身玉人大多呈跽坐姿态,双手抚膝,有些玉人则作侧视蹲踞形,将双臂高高举起。另有一件为最具代表性的,是站立的空势,两面饰纹,正面为男性背面为女性。至于些生肖动物玉雕,则种类更多,不而足,不但有虎,象、熊、耀联等走曾,而且有鹰鸽粥、鹦鹉、雁、佛燕维、鸬鹚、鹅、鸭等飞禽,更有鱼、蛙、龟、鳖、螳螂、蚱蜢、蝉、蚕等鱼类和昆虫,充满勃勃的生机。还有一些是龙、凤等图腾形象,以龙为主,也有一些是怪异的鸟,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

商代的玉器中有一些不成大类的杂品,如玉蝶,就是现在所说的扳指儿。有兽面纹雕刻于正面,钻有两个小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