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文化的起源为什么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玉石并且利用玉来进行佩戴、装饰的国家,也被称为“玉国”。据专家研究,玉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诞生了。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衍生出的玉文化也在中国人心中变得重要。

人们常常以玉来比喻君子,那是因为玉一直以温润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心中,就如同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看上去质朴、温润的和田玉于是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四大名玉中的第一位。

众所周知,和田玉最早是在新疆地域被人们发现的,关于和田玉的发现,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在新石器时代,由于气候的变迁,人们在当地部落首领们的带领下来到了昆仑山,在山脚下安营扎寨。但由于当年出现了极端天气,天气极度干旱,草地无法长出青草供羊群食用,部落发生了大饥荒,人心惶惶,眼看部族就要因为天灾而灭亡,于是,该部落的首领就带着全族人民向昆仑山的方向祈祷,突然,首领从岩石块里发现了色如羊油状的奇特“石头”。这种石头,触手温凉,颜色饱满,更令人欣喜的是,有外地商人提出要用粮食来交换这种石头,于是,和田玉就被发现了,并作为一种宝贵的玉石商品来与外界进行交换和贸易,这条路后来也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战国时期,和田玉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禺山之玉”,在秦朝称为“昆山之玉”。我们在中学时曾学过《完璧归赵》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出自于韩非子的《和氏》,讲述的是秦王赢政和赵王因为一块玉璧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的故事。小时候不懂那么多,只是心里纳闷,秦王的城池那么多,金银财宝、良田美玉更是无数,为何偏偏要赵国的和氏璧呢?后来渐渐长大,我才明白过来,哦,原来我也跟李白笔下的那个“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小儿一样了,那块在我眼里“平平无奇”的玉原来是带皮色的顶级和田玉籽料原石(玉璞——石包玉)。

我们在看古代的影视剧时,经常会注意到一件事,要想成为大家公认的皇帝,就一定要拥有传国玉玺,否则即使是太子也会被人诟病。玉器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皇宫里的玉器用料大部分都由和田玉构成,特别是象征着皇权的玉玺,虽然在一些朝代因为皇帝喜好、政局动荡的缘故改变用料,但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玉玺还是由和田玉制作而成。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个冷知识,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墓里发现了我国最早的一件玉器,而且材质还是和田玉的。

虽然和田玉在各个朝代都深受人们喜爱,引得人们收藏品玩,但在清朝之前,人们见到的和田玉都是在河床中开采的,直到清朝时期,为了讨太后的欢心,孝顺的乾隆皇帝才开始命人开挖山料。乾隆喜欢收藏和田玉石,尤其是创作玉石雕刻作品,有一次,乾隆心血来潮,想要雕刻一座玉雕,于是,乾隆皇帝命令玉匠将巨大的和田玉从几千英里外的产地运到北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创作了和田玉雕《大禹治水》,这座玉雕几经战火、偷盗,仍然保存了下来,成为我国国宝级的一件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同时,它也是和田历史上最大的玉雕。直到后来,因为新疆地区偏远,不时有叛乱发生,运输和田玉的通道被人为封锁,和田玉再无法运到北京了。乾隆无法,只得将对和田玉的喜爱转移到其它玉石上去,后来在缅甸生产的玉石才进入清宫。

和田玉的玉质温厚,从河床或岩层中刚开采出来时和田玉会呈现出朦朦胧胧的半透明的光泽,但是一旦经过工匠抛光打磨,这块玉就会呈现出温润之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玉感”。籽玉被用来称呼滚落下山间,在河床中发现、开采的玉块,山料则顾名思义是在山的岩层中开采出的玉块。我们平时了解到的羊脂白玉、青玉、墨玉等都是和田玉的一种。在现在的中国玉市场上,和田玉共有9个产地,主要以新疆产地为主,评判和田玉的价值高低主要是通过对它的颜色与质地纯净度进行鉴定,但和田玉大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杂色和田玉的市场前景不高。

在年左右的时候,收藏和田玉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当时的有钱人都以拥有一块品质上乘的和田美玉为荣,更有甚者,不少人还投身于“赌石”。但只有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有不少没有远见的人因为不了解玉石行业却对该行业的暴利心生羡慕,于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进去,结果却赔了个血本无归,令人唏嘘!

近几年,因为国家的政策调控,和田玉的风头不再像以前那般旺盛,但高品质的、雕刻工艺高超的白玉仍然受到人们追捧,只是再也不见当年炙手可热的景象了。

总而言之,和田玉走到今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古往今来,无数皇亲贵胄,商贾富人为它倾倒,耗费无数心力。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和田玉被收藏进皇宫宝殿也好,依旧在山谷默默无闻也好,它的品格却不会有任何改变,做人,也应如此!

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