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上主要产地和田玉如何感官鉴别

和田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殷商时代的帝王贵族用玉到被选为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用料,中国的玉文化传承有余年,以各种形式融入人们生活,历久不衰。和田玉属于名贵玉石的一种,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和田玉产地主要集中于新疆昆仑山、青海格尔木、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韩国春川以及贵州罗甸等地区,前三者为最重要的和田玉产地。这五个产地的和田玉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新疆和田玉摆件

1、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最早产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以南的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新疆和田玉(俗称“新疆料”)不但开发历史悠久、颜色丰富、品种齐全,而且山料、山流水料、子料及戈壁料各类产状均有产出(李新岭,)。新疆料中必须一提的便是子料,新疆籽料更是和田玉收藏者的宠儿。子料又称籽料、子儿玉,是指原生矿经自然风化、冰川、泥石流及河水不断冲刷等原因形成的玉料,由于经河水长距离和长时间的搬运、冲刷、磨蚀,“大浪淘沙”般保留了玉石中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所以子料一般质量较好,出成率也高。子料一般都呈鹅卵石状,表面光滑,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和山料一样有各种颜色和质地。

新疆原料-羊脂玉

从颜色分类方面来讲,新疆料中以羊脂玉最为盛名,其颜色相对其他产地白玉的白度较低,白中带灰色调、微微泛青,是一种含蓄柔和的阴白色、脂白色;质地油润细腻,油性好。鲜艳的黄玉品种则为新疆料所独有的种类,新疆黄玉的黄色调正,明亮度高,但饱和度略欠。目前,市场上新疆料比较多见的种类有白玉(优质白玉也称为羊脂玉)、墨玉、黄玉、子料(有些带皮色)、碧玉、青玉等。

新疆料在颜色方面常常带糖色,但其糖色较轻薄,颜色略浅,多为浅糖色。在质地方面,不管什么颜色的新疆料,其质地紧致细腻、凝重感强,显得厚重缜密,有外柔内刚,紧密结实之感,油性都非常好。在结构方面,新疆料矿物颗粒细小均匀,呈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决定了质地细腻温润柔糯、油性好、韧性强的特征。新疆料有非常特征的油脂光泽,其油润度最强,这是其他任何产地和田玉所不具有的,是众多产地中的极品,经验丰富者凭质地和油性就能把新疆和田玉与其他产地和田玉区分出来。

2、青海和田玉

青海和田玉(俗称“青海料”或“昆仑玉”)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青海格尔木昆仑山三岔口附近发现并开始采掘的。截至目前,在昆仑山以东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余公里的高原丘陵地区,西离新疆若羌县约余公里,北距格尔木市南约公里处,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其中两处主要出产白玉(马永旺,李新岭,)。

青海翠摆件

青海料于年开始开采,年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年前后达到高峰。青海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在新疆、青海、贵州、俄罗斯、韩国五个产地的和田玉中,青海料的透明度最高,通常为半透明;“水线”属于青海料较易区分的特征,有时密集出现,多为半透明、透明的灰色条带状、脉状、线状。青海料中透闪石多呈纤维状,以大致平行分布为显著特征,矿物颗粒较新疆料粗,油脂光泽弱,缺乏新疆料那种特有的油脂光泽,温润凝重感较差且稍显轻浮,有种比较“嫩”的感觉。

青海料色彩丰富,除白色系列外,还有青、绿、黄、紫色等,一般颜色不正,普遍带有灰色调(李新岭,),青海翠及烟青色是和田玉中最独特少见的颜色。青海翠一般在白玉、青白玉的底色上可见或多或少的翠绿色点缀,比较少见,适合加工成俏色玉器,俏色成品惟妙惟肖者收藏价值高。烟青色,以灰紫色为基调,颜色普遍偏暗,不够明亮,是青海料独有的品种。青海料也有糖色,主要为浅黄褐色、黑褐色,比较均匀,呈浸染状和斑点状。

青海料平安扣

青海料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马国钦,李新岭等,)。目前,青海料中白玉产量最大,青海料白玉的颜色呈现洁白、蜡白、苍白、冰白,通常白度远胜于新疆料白玉,行内也称之“透水白”、“米汤白”、“梨花白”等。总之,青海料的白色调显得苍白而轻飘,不厚重,无油润感和凝重感。市场上青海料除白玉(羊脂玉)最常见外,其次为青白玉、青玉、烟青玉和青海翠等。

3、俄罗斯和田玉

俄罗斯和田玉(俗称“俄料”)大概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大量出现在国内玉石市场。在国内市场上所见到的俄料大多数产于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邻近贝加尔湖,主要产出白玉、碧玉、青玉、糖玉为主,有少量黄玉。其中白玉和碧玉质量较好,市场上最常见的种类也为白玉和碧玉。俄料白玉颜色较新疆料白,白中泛红,但稍微发干,油润感和温润感差,偏僵白、硬白、干白、瓷白,如石头、瓷器般的感觉。丰富而厚的糖色是俄山料的特色,俄料糖色深,常呈褐黄色、深褐色;有时可见分带现象,呈现“金裹银”现象——最里层为洁白的和田玉肉,向外逐次为黑色层、褐黄色、浅黄色、灰黄色,呈分带状分布,皮壳色全包裹玉肉(马国钦,李新岭等,)。俄料糖色常呈“串糖”现象。

俄料原料

从透明度上看,俄料的透明度多数较差,呈不透明——微透明状;从质地上看,俄料与新疆相比矿物颗粒较粗且具有棉絮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由于晶粒的粗细、排列不够均匀,透闪石含量不稳定,质感不够细糯,而显得有些“刚”,加工雕刻中容易产生崩口、崩点,而显现出脆性,有些料放的时间长后会出现起层的现象。从光泽上来说,俄料则近于玻璃光泽,有较强的亮光,油润度不足而显“瓷”性,油性普遍不及新疆料。总而言之,俄料白玉缺乏新疆料的细腻油润、柔和、含蓄的感觉。

俄料摆件

俄罗斯白玉矿床分布在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北部高寒山区,由于此地区天气寒冷、长年有冰雪覆盖,因此冰蚀作用、冰劈作用十分强烈,其白玉产出形式主要是原生矿的山料和次生矿的山流水料,其次是少部分的子料。

4、贵州罗甸和田玉

贵州和田玉(俗称“贵州料”或“罗甸玉”)原生矿床位于贵州省罗甸县境内,属于近年来新发现的软玉矿床之一。贵州料的主要颜色为白色和青绿色,所见品种以白色为主,白色者以纯白色、不含杂色、颜色自然者为佳。另外,贵州料有表面含有铁锰质杂质的“草花玉”,以草花数量均匀,图案丰富,变幻为佳。从感官上来鉴别,贵州料与其他产地和田玉相差较大。贵州料,结构虽然细腻,但多数料发闷,有点僵,缺少油脂光泽,略显呆滞,缺乏灵气,类似瓷器。贵州料光泽较弱,主要呈现出蜡状光泽或弱油脂光泽,油脂性低于其他任何产地的和田玉。贵州料密度平均值明显低于其他产地的和田玉样品,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贵州和田玉中的杂质含量较其他产地的高并且杂质的密度小于透闪石密度;也可能由于贵州和田玉的结构较为疏松。

贵州料摆件

贵州料大部分透明度低,呈微透明-不透明状,呈现一种死板的瓷白色,但结构一般比较细腻、均匀(车延东,)。目前发现的贵州料均为山料,在原生矿床产出,其外形块度较大,常呈不规则的有棱角块状,与其它产地所有的山料相比,具有质地干、油性较差等特点。

贵州料手镯

5、韩国和田玉

韩国和田玉,又称“春川玉”,业内称为“韩料”,产自韩国的春川市,目前出现的韩料均为山料,糖料较少。韩料,首先从颜色方面可以区分,颜色相对变化较小,色不正,也不够纯,多呈带青、黄色调的白色和棕色,少量有纯白色。韩料质地方面,结构较粗,细腻度略差,雕刻时易崩口,抛光后油脂光泽不强,不柔和,略有蜡感。韩料用肉眼能够看到细小的针状白点或白斑,这种现象一般称为“花”大,这也是结构粗、颗粒感强的表现。同时,韩料透明度较差,密度偏小,拿在手里掂一掂稍微偏轻,摩氏硬度约为5.5左右,比其他产地的和田玉稍微低一点。

韩料手镯

综上而言,总结了市场上常见的五大产地和田玉的感官鉴别特征。无论是俄料、青海料,还是贵州料、韩料,其质地细腻度和光泽油润度都不如新疆料,尤其中高端新疆料更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俄料中的白玉和碧玉占据和田玉的中高端市场,俄料白玉常常带糖色,碧玉无黑点、色鲜艳且均匀者为上品。青海料中高品质白玉也可跻身和田玉的高端市场,但品质较差者只能进入中低端市场。韩料高品质极少见到,一般都处于和田玉低端市场。罗甸料在和田玉流通市场所占比例极少,新疆、广州等市场少见,主要在贵州罗甸本地常见且比较集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