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上的千年珍宝新疆桑皮纸文旅观察

不朽的“活化石”

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的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一个桑皮纸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在当地买纸的情况。人们据此推断,唐代的和田已拥有造纸业。

但桑皮纸的历史远不止于此。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新疆地区在政治上与内地连为一体,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中原的造纸术随之传入西域。起先是和田地区的居民就地取材,用桑树制纸,后来此法传到吐鲁番、哈密、乌鲁木齐等地,成了西域造纸业的主角,在西域三十六国时期最为兴盛。和丝绸一样,桑皮纸也成为丝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着古丝绸之路一直传播到中亚和欧洲,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以及亚欧各国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见证。可以说,丝绸之路有多长,桑皮纸的传播就有多长;丝绸之路影响有多远,桑皮纸的影响就有多远。如今,地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地区,依然保留并延续着多年前从唐朝传入的“桑皮造纸技艺”。桑皮纸也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桑皮纸纸质薄而柔韧,色泽淡黄,纹理质朴美观,具有防虫蛀、不怕潮、写字作画历经千年不褪色等特性,在古代不仅深受书画家的青睐,也广泛应用于行政公文和百姓日常生活。保存至今的一些重要文物,比如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北宋苏轼的《三马图》以及新疆吐峪沟石窟寺新发现的唐玄奘法师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写本残片,用的都是来自西域的桑皮纸。明清时期,桑皮纸还被官方用于钱币、公文、契约等方面。

进入当代社会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桑皮造纸的古老技艺濒临消失,传承制作人屈指可数,只有和田地区墨玉县的一些家庭还在制作桑皮纸。

年,“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疆文旅部门和和田当地政府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