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水冲刷说
和田玉籽料,又名“子料”“仔料”,称呼不同而已,泛指产于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以及叶尔羌河内,或者分布于和田地区戈壁滩、古河道内的籽状和田玉。其玉质细腻沉稳,如凝如脂,表面圆滑自然,多带有不同颜色的皮色毛孔特征,外形特征千奇百怪,各具特色,鲜有一模一样的籽料存在。
籽料原石产地如图ZWCT01所示,和田玉籽料出产地主要集中于红色圆圈勾画的区域。左侧红圈区域以叶尔羌河所流经的叶城县为中心,右侧则以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流经的和田地区为中心。而白色圆圈所圈划的区域主要以戈壁滩上的戈壁料为主,至于此区域所流经的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的河床上是否有和田玉籽料,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关于和田玉籽料的形成之谜,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昆仑山原生矿床经受自然风华侵蚀剥落或者火山地震等原因导致的山体崩塌滑落,并在冰川、泥石流、河水等外在力的作用下,碎裂的玉石块夹杂在泥沙碎石之中经洪水激流的长途搬运、碰撞、摩擦,最终被冲运到山下河床中或者平坦之地而形成的和田玉籽料。对于这个说法,可以简单概括为“和田玉籽料的风华剥落流水冲刷说”,这也是目前玉石行业大部分人的认识观点。
和田玉黑青籽料原石对于这种说法,以蒋有儒为代表的一批长期奋战于和田玉籽料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士,提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见解,那就是和田玉籽料的“原生矿观点”。既他们根据长期工作中的调研、观察以及大量的采集数据研究分析后认为,和田玉籽料并非山料风华剥落流水冲刷而成,而应该和山料一样同属于原生矿藏。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蒋有儒老先生列举了大量的论据,我们不妨借助于这些论据,看看和田玉籽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根据蒋有儒老先生长期深入一线收购和田玉籽料的经验,他总结:玉龙喀什河到和田市上下大概多公里,其中在上游距离矿脉20公里左右的地段可以捡到少量的山流水,年产量大约公斤左右。
顺河而下,在长达公里左右的水域,一块玉石都没有,更谈不上山流水或者籽料的存在。接着再往下走,在靠近和田玉大约六七十公里的这个区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籽料出产地,也是最好的籽料产区。
和田籽料产地卫星地图对于这个说法,在央视网所播放的《玉石之路——昆仑寻玉》纪录片中众多专家学者亲临矿脉实地考察,所考证的过程进一步明确了玉龙河流域籽料被发现和分布的区域。从图ZWCT02所示的简易路线图标注上可以看到,上游区域主要指从喀让古塔格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黑山村)出发,沿西南方向到矿脉尽头汗尼牙依拉克这块距离,有极少量、品种单一青玉或者青白玉山流水料,这段距离大约为六十公里左右。
而中游区域则从黑山村起步,途径喀什塔什乡,沿着喀什玉龙河一直往前,直到距离和田市约40公里的这段距离,中间几乎没有和田玉的存在,无论是山流水亦或是籽料。至于下游区域,则是指以和田市为中心,方圆七十公里以内的范围,成为和田玉籽料出土最为集中的地方。
根据这个考证结果,基本上可以否定和田玉籽料经上游矿床风华剥落流水冲刷而形成的观点,试想如果是风华剥落流水冲刷形成的话,不可能在中游长达公里的河道内消失无踪,而突然又集中在下游河道戈壁滩等区域出土。
在蒋有儒老先生的众多论证观点中,除了上面这个核心论点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则是通过玉龙河上游玉石矿脉和下游河道(包含古河道)中集中出土的和田玉籽料种类进行比对,发现在上游单一的白玉、青玉矿脉品种,到了下游则呈现出青玉、白玉、墨玉(包含纯墨玉、黑青、黑碧三个品种)、碧玉、甚至还有黄口玉等众多玉石籽料种类。
和田玉石巴扎截图对于这些无中生有,突然多出来的玉石品种,按照传统的流水冲刷说同样也是无法解释的。然而,对于这些细节部分的推敲,在《玉石之路》纪录片中并没有过多的提及论述,而是想当然的承袭了“籽料流水冲刷说”的观点,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二、原生矿说
带有箭矢刻画符号的籽料原石综合以上两大论点,传统观念中的“流水冲刷说”是完全经不起推敲和实践检验的。那么和田玉籽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蒋老先生随后又结合籽料发掘出土的分布状态,以及和田玉籽料在受沁后的外在成分变化等情况,列出了推断籽料原生矿说的依据,试图在推翻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力证“和田玉籽料原生矿论”,只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
和田玉籽料原石精品那就是和田玉籽料也是玉,从其形状大小和掩埋的环境来看,和古代墓葬中出土的和田玉质地的葬玉大同小异,两者的玉石质地在成份上同属于透闪石类玉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通常情况下将和田玉埋在地下一两千年之后,玉器的表层部分或者玉石本身有咎裂的部分很容易受到侵蚀发生质变,但基本上还能比较完整的保留着玉质特性。如果埋葬的时间进一步延长,譬如五千年或者上万年的时间,玉器的质地在遭受进一步的侵蚀后,玉石本身的分子状态和毛毯状纤维交织组织结构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并最终丧失玉性。
广东省博物馆唐代胡人吹笙纹玉带板这其中尤其以南方酸性水土环境对玉质的破坏最大,严重者可以完全腐蚀掉整个玉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参考西周以前的古玉,譬如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亦或是凌家滩、屈家岭、石家河等遗址中出土的玉器,研究古玉的通常将这种现象叫做“白化”,认定是受到了严重的侵蚀所致。
30公斤黑青籽料原石图文刻画放大图而对于北方,尤其是新疆的碱性土壤环境而言,玉器受到碱性腐蚀后首先会在咎裂或者打磨粗糙的部位形成白色结晶物,也就是古玉研究者常说的灰皮层。除此之外,碱性环境下的糖化侵蚀或者说氧化作用也比较严重。这两种现象我们在一些裸露在外的玉矿外表层就可以看到,被开采出的矿石表面(暴露在空气中被风华的一面)有一层厚厚的白色结晶层或者是糖化(氧化)层。
通过上面的理论推断,并综合和田玉籽料的体积大小以及新疆地区较高强度的碱性环境来看,如果仅仅将和田玉埋在地下几千年,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侵蚀,即便有是浮于表层而已。但如果这个时间无限延长,譬如说埋葬上三五万年,或者十万八万年,浮于表层的侵蚀便会慢慢沁入肌理,甚至于完全渗透整个玉石周身。到了这时候,轻则玉质改变,重则彻底丧失玉性,和石头无异。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譬如几十乃至上百万年,几乎可以肯定再完美的玉石也将荡然无存,最终彻底沦为顽石一块。毕竟籽料不像矿床里的玉石一样被封闭保存,其有限的厚度,在裸露的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蚀而产生质变。
商代玉鸮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和田玉在有限体积(或者说是厚度尺寸)的自然裸露状态下,不能按照未开发状态下密封的大型原生玉石矿床所储存的时间作为衡量的标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体积的和田玉籽料和埋葬于墓穴中的葬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侵蚀而发生质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常识,可以确认和田玉籽料绝非几千万年前什么几亿年前就存在的原生矿,如果真是原生矿的话,依多数不过巴掌大小的和田玉籽料体积来说,面对和田地区强碱性的水土环境侵蚀,别说是几亿年,就是几万年都很可能被沁透,而完全失去玉性。
和田黑青玉籽料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