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家古装剧也看了不少了,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乾隆儿子的名字中,都用了同一个字。
影视剧中的永琪和欣荣
究竟是什么字呢?
乾隆爷一生一共有17个儿子,他们是:
永璜(定亲王)、永琏(瑞慧太子)、永璋(循郡王)、永珹(端亲王)、永琪(荣亲王)、永瑢(贝勒)、永琮(哲亲王)、永璇(仪亲王)、永瑆(成亲王)、永璂(贝勒)、永璟(未封)、永璐(未封)、永琰(嘉庆帝)、永璘(庆亲王)。还有三个早逝,没有名字。
一眼望去,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我们说的字,是“永”字。
但“永”是乾隆子女的辈分字,有何讨论的必要?
永瑆像
请大家仔细看他们名字中的第二个字,都是“玉”字旁。
等等……这不是玉,这明明是王嘛,怎么会是玉呢?
额,这个真没蒙你。
古汉语中从来都只有“玉”字旁,没有“王”字旁。(用作左偏旁时要变形——去掉“、”,下面的一横改写成“提/”,叫斜玉旁,也叫侧玉旁,立玉旁。)以“玉”为偏旁的字多达个。
在小篆字形中,王和玉是形近字,好比双胞胎一样,都是三横一竖,区别只是中间一横位置有一点区别:“王”字中间的一横位置靠上一点点,“玉”字中间的一横位置居中。
到了汉朝,在隶书字形中,“玉”才增加了一个点,以和“王”区别。
为什么这两个字这么像呢?
其实,也是一种偶然。
我们先来说王字。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古人很有想像力,画三条横线,就表示天、地、人。所以,最高首领为“王”,即是天地间的共主的意思。
再来说说“玉”字。
它看上去像是三块玉穿成了一串,中间的一竖,表示贯穿。
唐朝李阳冰在解释这个字时,说:三横距离均匀,就像一串美玉。
如今之所以把其称为“王”字旁,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扫盲浪潮。因为简化易记忆,就将斜玉旁通称为王字旁,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叫法。
那么,乾隆儿子们的名字中都带有“玉”字,说明了什么呢?
举两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
永瑢,源于瑽瑢,寓意玉佩相碰。
永琮,琮乃宗室庙堂之器,有继承大统的意思。
良渚文化玉琮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遗址M4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最直白的,要数永琰的名字:
琰,一种雕饰的玉名(通常形容美玉)。梁简文帝《谢敕赉善胜威刀启》:“冰锷含彩,雕琰表饰。”在刘峻的《辨命论》中也有:“火炎昆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清仁宗嘉庆皇帝名颙琰,爱新觉罗氏
这下各位应该清楚了,咱们乾隆爷,是与玉杠上了。
通晓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是一位“玉痴”,他一生所著诗中,有余首和玉有关。现在故宫博物院的三万件玉器,多数为他所藏。
青玉麒麟吐书,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乾隆在紫禁城专门设立了两个玉器造办处,专门督办和雕刻玉器,这两个造办处,只为他老人家一个人定制各种玉器。
青玉兽面纹提梁卣,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乾隆时期为何有如此多的玉石供他赏玩呢?
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时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帝入交趾,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
白玉仿古斧佩,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清代玉器得以发展,且以乾隆时期最盛。
青玉御题觥,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老爷子不仅爱玉,还玩出了花样。
他对玉雕工艺有自己的偏好、见解,尤其喜欢仿古件,上之所好,下必流行,所以乾隆时期的仿古玉器很是盛行。
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爱玉,乾隆爷自然也崇尚玉的品格。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痕都斯坦白玉花瓣式洗,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段意思是说:玉,其实就是比较美的石头。有五种美德,细腻温润,这是仁的表现;内外如一,这是义的表现;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悠扬,这是智的表现;宁折不弯,这是勇的表现;刚正不小气,这是洁的表现。
白玉长方彝,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玉石中能看出五种美德,这想像力我只服古人。
这其实还不算最牛的,孔子在《礼记》中赋予玉“十一德”。在孔子看来,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种品性和象征。所以,古人常佩玉在身,以此自勉自比,作为自己的人生启示,时刻以玉的美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白玉宜子孙佩,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在,是不是能理解乾隆为何对玉情有独钟了?
白玉葫芦式烟壶,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乾隆之所以各种意象的玉为儿子们命名,其实是给予了一位父亲的深厚期望,希望他们有玉之德,为人处世都能坚贞温润、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