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家文化的玉器与玉石之路

马家窑文化时期玉器几乎没有出现,而到了齐家文化时期玉器大量出现,充分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祭祀天地、祖先、神鬼的礼典制度。《史记·礼书》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年7月,在甘肃省广河县与东乡县交界处的牛沟山梁修建公路中,出土了直径70厘米的齐家文化七联玉璧,今保存于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仁湘、叶茂林等专家观看后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齐家文化七联玉璧,是古代王权祭天所用的玉璧,是玉璧之最,实属罕见。

以此证明,齐家文化时期,此地古代有个王权政权存在,不然不会制出这么大的七联玉璧。这个王权政权就是王仁湘先生说的“古国城保”,叶舒宪先生说的“齐家古国”,也就是夏禹政权,是夏朝的前期阶段。后来大禹治水成功,羌族人东移河南,舜禅位大禹后,大禹将家乡之名“夏”作为政权之名,这就是”夏朝“。

齐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玉器主要有:玉璧、玉琮、玉珪、玉璋、玉璜、玉铲等,尤其以和田玉制成的两件玉琮最为珍贵。笔者常给游客讲到:“玉器在古代被誉为”王者之器“,象征着权力、地位与财富,因为数量稀少而显得尤为珍贵。玉器是用来祭祀的礼器,最常见的有玉璧、玉琮、玉璋、玉圭和玉璜,都是祭祀的时候用的礼器。后来周礼中也这样写道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仓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制作出圆形的玉璧礼天,方形的琮礼地,玉琮又是内圆外方,以示天地的融会贯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齐家人对玉器的钟爱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他们认为玉器是能够通神的神器,是人与天地之间对话的媒介,而本地的青海玉、马衔山玉玉质比较的粗糙、不够温润透亮,不能满足他们制作玉器的期望。于是为了追求更上乘的玉器,他们曾远赴昆仑山和新疆去寻找上乘的玉材来制作上好的玉器,渐渐的就走出了一条远古的‘玉石之路’。

新疆和田玉的大量出现,证明那时候西北地区已经同南疆地区有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之前已经有一条‘玉石之路’,为了搞清楚这条‘玉石之路’,自年6月至年8月,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甘肃网等单位合作组成的“玉帛之路考察团”,对西北地区的玉矿资源作了十三次考察。考察证明西北地区在丝绸之路之前,就存在一条“玉吊之路”(或叫玉石之路),就是东西文化交流之路,它把丝绸之路推到公元前多年,这与铜器治炼技术传入中原几乎同期。

在此之前,有的学者认为,汉武帝之前就有一条天然的东西方交流通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是从这条路上传入的,因此有人把它命名为“青铜之路”,它和丝绸之路的路线基本吻合,只是丝绸之路在方向上是自东向西,在时间上是汉代以后,而“青铜之路”在方向上是自西向东,时间上是夏朝之前。

所以,笔者认为,这条早于“丝绸之路”多年的“玉帛之路”(或叫玉石之路)也就是“青铜之路”,它不仅传播了玉帛和玉石之料,而且也是中亚、西亚青铜冶炼技术传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为齐家文化时期铜器治炼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