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一亿六千万和田玉95于田料旺财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http://m.39.net/pf/a_4447698.html

和田玉市场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传奇玉种,其中以95玉田料的故事最为曲折离奇。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件95于田料的藏品“旺财”,回顾一下这个传说中的神秘玉种。

名称:旺财

材质:和田玉95于田料

重量:23.65g

尺寸:45*26*16mm

这件藏品由95于田料巧雕而成,玉料白度一级,细腻温润,密度较高,打灯微有结构。

糯性与脂粉感表现极好,玉质油性十足,看上去非常柔和舒服。

大家都知道,95于田料是一种山料,照经验来说,应该与和田籽料的品质存在明显差距。

如果真是这样,也就不会掀起那样一场轩然大波了。

因为这批山料在95年流入市场之后,第一波打脸的正是“籽料至上论”的支持者。

这种来自传统白玉产区“阿拉玛斯”的神秘山料,温润细密、色调纯正,内部结构极其细密。即使与籽料相比也不落下风,时人称其为“冰糖料”。

据传当时的承包商为了抢在合同到期之前完成开采,不惜使用炸药开山,最终得到了公斤的白玉原石。

当时这批玉石的总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元,可是如果按照现在白玉山料两万元左右的公斤价计算,95于田料的总价已经达到了一亿六千万!

而且即使您有足够的实力,想要找一件95玉田料的藏品却并不简单。

因为现在的和田玉市场上,这种传奇玉种早已经销声匿迹。

关于这批玉石的去向,传闻工美收走了近一半,各地玉商又买走了一半,剩下几百斤留在矿主手中。

但这仍然没能解释,为什么市场上完全见不到95于田料的身影?

最初的猜测是有人囤积居奇,甚至出现了“财团”扫货,持玉待涨的市井传闻。

和田玉市场上,资本的身影的确无处不在。但是热钱逐利而为,垄断炒作也不过是为了高位出货。

如果像95于田料这样“炒”到消失,那只能说绝对是炒糊了。

也有人认为95于田料的指向特征并不明显,“但曾相见不相知”,即使见到也不见得能认得出来。

可是如果真的缺乏辨识度,那在开采之初就应该被当成是品质较好的白玉山料,根本不可能诞生“95于田料”这样一个独立的玉种名称。

只有一种可能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95于田料虽然不多,但其实一直都有,只是换了一种身份存在。

那就是高仿籽!

道理很简单,既然籽料的市场认可度高,又能卖上价,那么玉质不输籽料的95于田料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95于田料从此改头换面,披上了籽料的外皮,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出现在玩家面前。

即使也曾风华正茂,即使也曾夺目绚烂,即使也曾有过机会能与籽料一争高下,最终却还是不得不选择躺平。

“打不过它就加入它”,这样的事情在和田玉市场上真是太多太多。俄黑皮料、白皮料、巴沙料,青海野牛沟料,都曾有过相同的经历。

只是它们可能并不知道,选择轻松舒适的同时,也从此失去了为自己正名的可能。

95于田料的产区“阿拉玛斯”,在维语里的意思就是“珍贵的宝藏”。希望这份天赐的珍宝,能以自己最真实的样子被人们认识并且接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