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历史科考队在克里雅河流域发现玉权杖和

近日,记者从和田地区文物部门了解到,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田地区文物局等机构组成的科考队,在克里雅河流域中下游考察中发现了47处文物遗迹点,并采集到70余件(袋)重要文物,包括罕见的“木尸”、精美的玉权杖、玉环和具有礼制象征意义的石壁。据参与科考的历史考古研究团队负责人李肖介绍,这些文物遗存的年代初步认定为距今年至年,其对研究包括和田地区在内的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和历史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为对克里雅河流域的历史环境做全面调查,并给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持,10月11日至11月11日,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境调查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该流域进行全面的、多学科领域的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时间历时32天,考察线路从克里雅河下游达里亚布依乡至塔里木河。

据考察人员介绍,此次考察发现并标定文物遗迹47处,包括17处古城、居址和渠道,5处墓地,25处零星的文物散布地点。考察人员在上述遗迹点采集到了70余件(袋)遗物,类型包括陶、石、玉、铜、铁、琉璃、织物等。

考察人员在流域发现的玉斧

考察人员在克里雅河尾闾的北方墓地考察中,发现几具罕见木雕人偶像,据科考队队员李肖介绍,北方墓地这种人偶像,考察人员叫它“木尸”,“它应该置于木棺当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墓主人的尸体不存在了,于是,就雕个木人代替墓主人下葬到木棺中。”考察人员说,这种文化跟小河墓地的文化极为相似,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

数具罕见“木尸”考察人员在现场发现的砺石

据了解,北方墓地距离小河墓地公里。它由新疆考古人员于多年前发现,其文化类型和小河墓地极为相似,遗址前也立着大量立木,部分立木上端也有涂红。此前,新疆考古人员曾在小河墓地的六座墓葬里发现过罕见“木尸”,形态也基本相同,面部扁平,绘着红色的X纹。

古代人帽子上的木质带羽毛的装饰物

造型精美的石壁中原传来的礼制文化

沿途考察中,有一把铜凿,造型独特,引人注意,这把铜凿长度约有10厘米左右,像是用来雕刻带花纹的木条的,上刻花纹多呈蛇纹状,造型非常精美。

在一处青铜遗址的附近,考察人员还在地表发现了大量铜渣以及坩埚残片,考察人员分析,这处遗迹点有可能是铜器冶炼遗迹,后期经过实验检测,可以解决克里雅河流域的铜器铜料来源以及传播路线等学术问题,对于新疆的冶金史以及技术史具有重大意义。

考察中发现的铜器和料珠考察中发现的玉环

一件具有礼制象征意义的石壁,引起考察人员极大的兴趣,这件被采集到的石壁,通体白色,不仅保存完好、造型精美,做工还很考究。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器,通常有玉璧和石璧,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中原贵族会在朝觐、祭祀、丧葬中将璧做为礼器用,也用作装饰品,“这件礼器出现在克里雅流域,可见当时在塔克拉玛干腹地生活的人们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这说明早在多年前,两地就已经有了交流和往来。”考察人员介绍说。

考察中发现了一件石璧考察发现的铜鏃

贵重玉权杖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流

权杖历来罕见,不仅源于它的高贵性,也因为它的制作材料难寻。然而,此次考察人员却在克里雅河流域的沙漠中采集到了一件玉芯石权杖。其芯部是一块完好的碧玉,外圈为打磨规整的石杖,造型大方、做工精湛。

流域发现的一件玉芯石权杖这是发现的石英石杖头

据考察人员介绍,权杖这种棍形物,是君权神授的器物表征。一般认为最早的权杖在公元前年上半叶到公元前年左右进入甘肃、内蒙古赤峰及周边地区。“这件器物出现在克里雅河流域,说明了居住在沙漠腹地的古人有高超的制作工艺。”

国内考古之前也陆续出土过权杖,如新疆哈密市二道沟、奇台县红旗机器厂、民丰县尼雅、特克斯县的铁里氏盖等遗址里都有,其质地有玉石、青铜两类,时代大致在青铜时代或稍晚时候。

此次考察,考察人员还采集到了不少精美的玉器制品,外形跟手镯相似的玉环,还有玉斧等玉制用具和玉珠等手工艺品,考察人员分析,从这些采集到的玉器制品来看,古代克里雅河流域从上游到中下游有一套完整的玉开采、加工和使用及交换机制,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田玉逐渐向东传播,到了商代就已经成为中原玉文化中的极品。

据考察人员介绍,此次他们在圆沙古城及周边沙漠采集到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主要分三种类型: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和带刻画纹的夹砂灰褐陶。在这些类型丰富的陶器上,他们发现了不少以往所未见的陶器纹饰样式,显示出古代克里雅河流域陶器文化的丰富性。

考察人员发现的陶器

此外,他们在流域下游还发现了一处彩陶,这是新疆首次在塔里木盆地中部沙漠腹地发现彩陶,此前只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地区有零星发现。“这一发现可能反映了沿天山地区传播的彩陶文化对克里雅河流域的影响。”考察人员分析说。

考察中发现的蜻蜓眼玻璃珠

考察还发现了罕见的蜻蜓眼玻璃珠,其属墓葬年代约相当于春秋时期,考察人员分析,这一发现反映出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克里雅河流域已成为塔里木盆地南北缘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

考察中发现的精美雕花木杆

据悉,蜻蜓眼的前身是玻璃,大约在公元前年,蜻蜓眼才诞生。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长着“眼睛”的玻璃珠,在新疆的轮台群巴克墓葬、且末扎滚鲁克墓葬、洛浦县山普拉墓葬都曾出土过。

据先秦文献记载,战国的蜻蜓眼曾被称为“隋侯珠”。战国还有一个“隋珠和璧”的说法,意在把战国两大宝物——“隋侯珠”与“和氏璧”,摆在并驾齐驱的位置上。这句成语也从另一侧面证明,当时,蜻蜓眼贵重程度可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相媲美。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