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玉界》一个有话题、有温度的和田玉爱好者交流平台
年12月25日中午,姚瑞芝的那个矿点突然来了很多骑着骡子的蒙面人,这些人手持砍刀、撬棍、木棍冲进来,声色俱厉地命令护矿员交出对讲机和卫星电话。
寡不敌众,很快,护矿队员们被蒙面人拿刀挟持到了一顶帐篷里,对讲机和卫星电话被蒙面人收缴,“谁是队长?”一个蒙面人用青海口音问。
担心其他队员有危险,队长很快站了起来,蒙面人挟制着队长,让队长带他们到玉矿入口去,看着队长要被带走,队员们挣扎起来抵抗,混乱中,一名队员的脸被刀划破。
“我跟你们去,别为难大家。”队长说。
玉矿入口到了,蒙面人一看恼羞成怒,原来,为防止玉石再次被盗,姚瑞芝把玉矿入口炸垮了,入口被封藏在10米深的地下,如果没有大型机械,依靠人工很难挖出入口。
气急败坏的蒙面人费尽周折也没有挖出玉石后,很快走了,临走前甩下一句狠话,“不许报警,我们还会来的。”
邓国瑜回忆,年12月25日,接到有人蒙面抢玉石的报警电话后,民警一核查,打电话的人是当地金山矿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姚瑞芝,这个玉石矿点在年冬季就遭遇过盗抢,损失惨重。
同一家矿点再次遭遇盗抢,警方很重视,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并先派出3名民警上山了解案情。
警方分析,大量证据显示:若羌县瓦石峡乡近段时间有较多青海籍人员出入,并已离开瓦石峡乡,且这些人在年12月25日曾到过且末县。
经对暂住人口的照片进行排查,警方确定了两名重点犯罪嫌疑人,经受害人辨认,认出嫌疑人冶某和马某等两名重要犯罪嫌疑人,警方立即安排人员追查嫌疑人。
今年1月8日上午,警方得到可靠消息,有人在距离且末县多公里的若羌县发现了这两人的踪迹,两地警方联手,将这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两人对抢劫案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冶某说,年12月22日,他和马某纠集30多人从若羌县瓦石峡乡出发前往玉矿,24日,他们在山下进行协商分工:胆大的人在中间,如遇到临阵退缩的将对其进行严惩,30多人到达矿点后将护矿人员赶到帐篷内,并将护矿人员的皮带全部抽下,由于玉石采矿点入口已被封死,冶某等人无奈只得返回......
抢钱、抢金店的听说过,劫玉矿的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歹徒真是太贪心了,且末县的玉矿开采多么艰辛,这些人居然还来抢劫,还是第二次抢劫!
到了冬天便是贼人们杀人掠货的时候,听人说在十几年前石佛寺就有一件店被洗劫,也是一个冬日的夜晚,一屋子价值百万的玉器被洗劫一空。
在今天这种事情已经极少发生了,铺天盖地的摄像头,有贼心的人也会收敛很多。像玉矿那样偏僻的地方,到了冬季更深寒重,真要来二三十个歹徒持刀抢玉石,还是很吓人的,这时候最好保命要紧,及时报警!
说到底还是因为玉石值钱,且末料咱们之前就写过,这是最好的山料,最接近籽料的山料,市场也很普遍的存在。
在这里再给大家讲解几个关于且末料的误区!
误区1:且末料有很多白玉。
其实且末料是以糖青白为主,基本且末产的料子,95%是糖青白,剩下的才是糖白玉。其实大家经常看见的一些游记的照片里大堆大堆的且末料,都是糖青白玉,售价大约千八百的一公斤吧!当然是通走的价格,品质好些还会贵些。
可能有些玩家还会问到,为何我看着像白玉啊?那是因为:第一,有糖色的衬托料子显白;第二,是在阳光下拍摄,本身也有些美化作用。
误区2:且末料常仿仔料,市场原料及成品少见。
这个观点的推理逻辑其实就是-----有山料-----市场山料少见------市场山料成品少见-----山料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山料变成了籽料在销售。
有山料,没错,但是优质且末白玉矿在4、5年以前就已经开采殆尽,市场流转的且末糖白早就是论块、论公斤来卖了,论堆、论吨的时候早就过去了。
市场山料少见,不科学,其实市场山料并不少见,且末的糖青白、叶城的山料还是随处可见的,少见的只是白料子。
误区3:且末料很便宜。
曾经有一次我告诉一个玉友,我以一个很实惠的价格搞到了一个质地不错的且末糖白的小牌子,结果玉友不屑一顾并告诉我,下次如果要且末料可以找他!
图片发来一看,堆货的且末糖青白,没有丝毫的实际价值,再问问价格通货走0一公斤。其实我感觉就差不多了。
这种料子确实很便宜,但是没有实际价值,做挂件成品不美观,手镯又开不出来(内裂多),所以说便宜有便宜的道理!
但是且末糖白料可着实不便宜,主要是大多数的且末糖白料其实白度不够,白度不错的且末糖白价格着实不低。
上次看见一块还可以的且末糖白料,一问价格1万多一公斤,整块料子20多公斤,还只有一个切面(当然是有谈价的余地,但是怎么算都达不到心理价位,风险又太大所以放弃)。
要出多少成品才能够保本大家自己算吧!请大家记住,买且末料,一定是买成品或者净料,但是这种因为背后有着大量的损耗,往往并不便宜。
提示:图文素材来自网络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