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本期聊聊对古玉鉴定的看法及鉴定实践经验的分享,分别从玉的材质、环境、时间三个维度阐述。
首先材质角度分析,古玉的材质从文化期的地方玉,到商周开始使用和田玉,直到战汉广泛使用,所以真正的古玉绝大部分是新疆的和田玉加工而成。因此抛开文化期,识别玉的材质可以排除一大部分赝品。新疆和田玉的特性为透闪石含量高,结构细腻,给人的视觉感受为糯、韧,整体光感呈油脂光。
目前和田玉的替代品为俄料、韩料及其他类似和田玉的材料,俄料的晶体颗粒粗,缺乏油性(当然极品俄料也有和田玉的特征,市场价格极高一般不会用于仿古玉),韩料则表现结构松、密度低,硬度低并且颜色偏黄,其他材质的玉与新疆和田玉的区别则更加之大,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下图则是韩料、、和田料图片表现,若读者能区分材质,对鉴定古玉非常有易。
▲新疆和田玉,结构紧,糯、韧,如同米油的视觉感受
▲俄料,白度很好但是油性不足
▲韩料,密度小,结构松(来源于网络)
保存环境的不同从而古玉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这里笔者就要提到古玉的包浆、沁色。因为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包浆、沁色。
先说说沁色。第一、玉本身有缝隙有一定的渗透性,导致环境中的物质(铁、铝、铜等氧化物)渗透入玉。第二、玉经过长期的风化,使得玉内部容易溶解、分化的物质流失,造成玉内部结构松散产生空洞,环境物质填充其内部空洞,因此玉沁色就与保存环境的物质有关,大量铁离子沁入则成“红沁”,大量铜离子沁入则成“铜绿沁”,有机碳的沁入则成“水银沁”等等。
接下来说一说包浆,包浆也是沁的一种表现方式。众所周知,地表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为氧、硅、铝,土壤中富含铝氧化物及硅氧化物。古玉在土壤中被富含Al2O3和SIO2胶体溶液所包裹,胶体溶液长年的渗透胶结,形成的硅质胶结层包裹在古玉表面,形成细腻、平滑的包浆。硅质胶结表现为玻璃或油脂光泽,硬度也为7左右。由于致密的硅质胶结层的存在,古玉内结构疏松部位无法从环境中补充填补,所以往往古玉表面结实而内部酥松,从而也证明了先沁色后起包浆的顺序。当然,墓道包浆由于环境不同也有可能产生钙质包浆,“鸡骨白”的古玉就有一部分是这类情况产生,以后会阐述。
▲沁在下玻璃包浆在上
▲“鸡骨白”玉猪龙,包浆光泽依旧莹润内敛(辽博馆藏)
了解墓道玻璃包浆的形成原因,读者也明白了为什么干坑出来的包浆不如湿坑的好了吧。那是因为水媒介相对湿坑少很多,但也会有一层硅质胶结层。凡事有利有弊,但是干坑对古玉的破坏就相对小很多,出来的玉器蚀坑少,也更为开门。
▲干坑的古玉局部图,虽然一层薄薄的硅质胶结,包浆光泽还是莹润硬挺
接下来谈谈传世古玉的包浆。传世包浆是古玉于环境中的空气微粒,接触物质如人体油脂、汗液等,日积月累附着在古玉表面的物质。一般传世包浆可理解为污垢包浆,影响古玉的开门程度。
原生状态的墓道包浆的古玉基本是玻璃包浆产生玻璃光泽,玉龄越长的古玉墓道包浆越厚越致密,产生的反射光泽越收敛,即玉龄越大包浆光泽越紧越收敛。实践中墓道包浆的光泽与仿墓道包浆的仿品区别非常大,生坑的玻璃包浆表现出的光泽紧而收敛,光感出水出油,而仿品的抛光工艺的光泽松散,光感干涩。下图对比
▲原生状态的墓道包浆,莹润,聚光,包浆微油并且有厚度
▲模仿墓道包浆,光泽散,并且干涩(来自网络)
▲真伪对比,差距非常明显
对于传世古玉的鉴定通过包浆的判断是相对于出土古玉稍难,因为传世环境产生的污垢包浆容易被仿品仿制导致误判,后文提到的皮壳有助于鉴定传世古玉。
接下来笔者讲述时间与古玉表现关系。这里提出古玉皮壳的概念:古玉表面外界接触,经过氧化、分化所产生的老化层称之为皮壳。皮壳是古玉的本质特征,它是古玉材质老化的表现,鉴定古玉最最核心的依据。
玉石作为天然矿石是亿万年所形成的,所以探讨玉石的新老本身没有价值。这里探讨的是从玉石琢磨成器的那一刻起距今的时长。也就是说从那一刻起古玉便开始老化,日积月累形成老化的皮壳层。
由于古玉的氧化、风化使得玉器表面产生许多肉眼不可见的细缝、古玉晶体的流失,最终导致古玉表面产生不规则的,细小的坑洼。尤其入土的古玉,受到土壤里酸碱的侵蚀从而产生的坑洼尤为严重明显。
▲古玉表面老化特征,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坑洼
古玉与环境中的氧,水气为主的物质接触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笔者认为以水解反应为主),相对不稳定易分解的物质流失的同时,残留的稳定的物质又与环境物质发生重新结合形成老化层,随着时间的积累老化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不论传世还是出土的古玉,其老化层是有共性的。传世古玉盘去其传世包浆后与出土古玉盘去其墓道包浆后所呈现出的皮壳层的光泽特征相一致,主要表现为光泽润、收敛、硬挺,起果冻感。对于不开门的古玉,尤其是破坏原生状态的出土玉器以及污垢包浆厚的传世玉器,以寻找开门点的手法鉴定。所谓的开门点就是因为包浆的不均匀性,古玉包浆最薄的位置观察其皮壳产生的老化光泽特征判断其真伪。一般来说古玉都有开门点,实在无法找到开门点读者就要小心了,但可以盘去包浆的手法验证是否为古玉,其依据则是暴露古玉的皮壳达到验证的目的。
▲宋玉,墓道包浆早已被前人盘玩去除,皮壳层光感润,光泽收敛微微起果冻感
▲晚清传世古玉,去其传世包浆后的皮壳层光泽,微微起果冻感,毕竟玉龄小皮壳薄
笔者为了说明问题,包浆和皮壳分开解释,其实包浆和皮壳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即包浆和皮壳紧紧结合在一起,区别则是包浆可缓慢盘拭去除而皮壳则是古玉质变一部分无法去除(质变严重呈鸡骨白的状态另当别论)。在实际操作中,观测“极小点的反射光”是鉴定的最佳实践。由于古玉表面老化产生不规则的坑洼,导致反射光呈星点状(包浆把蚀坑填平的情况也是有的,非常难得),并且反射光是由老化皮壳反射而成,那么每一块极小的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泽必须收敛,微微出油,并且带有一定的厚度感,如下图所示。
▲极小点的反射光泽内敛,微微出油,有厚度感
最后笔者聊一聊为什么不谈工艺痕迹。常常听人说工痕老一定是老玉的说法,而不知工艺痕迹可以仿制,古人能做今人一定能做,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当今的琢玉沙琢磨出来的痕迹与古代也不会有任何差别,钻孔的外大里小等这类特征的模仿也没有技术门槛。只有工痕在包浆皮壳下的说法还具一定道理,但是前提必须会看皮壳和包浆,最后还是回到鉴定古玉看的是包浆和皮壳的思路上来。
这期古玉鉴定的特辑讲到这里,假如读者只能记住一点我希望是古玉的核心是其具有老化皮壳,老化皮壳产生光泽润,紧,有厚度,起果冻状视觉感受,随着古玉年龄的增加,皮壳层加厚,其老化特征光泽也随之增加,表现为更润,更紧,果冻感更强。凡超过晚清玉器的润度,紧度即可判断为古玉。
(以上内容由老妖学生小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