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九大误区,您中招了吗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685.html

和田玉市场从兴起之初对知识的定位似乎就有点问题,大多数藏家甚至从业者,都是靠经验总结与口耳相传来交流提高。

这种方式简单而便于传播,但是也极易产生误解与偏差。

误区一:一白遮百丑,不白扭头走!

说了一千遍,但肯定还要说一千零一遍,和田玉从来都不是以白出位的玉种。

尤其是籽料,越老熟的料子就离白越远,油性、细度、密度,无论哪个的重要性都排在白度之前。

白而干,俄料;白而粗,韩料;白而松,青海料;白、油、细、密、还便宜,恭喜喜提乳化玻璃一枚!

误区二:皮色多造假,光白保平安!

的确,皮色料暴涨,利益驱动之下染色横行,但光白料就都是真的吗?

俄料滚籽、喷砂毛孔、料器机雕,哪一个不是冲着光白料去的?没有了皮色的辅助,要分清真伪只会更加困难。

收藏光白籽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觉得万事大吉而放松警惕,该上的当恐怕一个都不会少。

误区三:万般不入眼,唯有籽料高!

和田籽料拥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不足,至少远没有达到一统江湖的地步。

像是塔青、青海翠青、老坑俄碧,这些玉种不说秒杀,至少也能够与同色的籽料分庭抗礼。

藏家的眼光大可不必如此狭隘,与其在籽料市场上挤破脑袋,倒不如寻找一些具有潜力的玉种,来一个“曲线救国”。

误区四:原籽是个宝,雕件贱如草!

这几年原籽价格暴涨,雕件相对来说有些低调,直观感受就是“面粉比面包贵”。

这就催生了一群深谙饭圈文化的“原籽粉”,天天叫嚣着大师已死、亲工害人,踩一捧一的丑态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无论原籽还是雕件,都是造物与人文的共鸣,各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高下。

误区五:镶金无好玉,好玉不镶金!

之所以有这就俗语,主要是因为镶嵌常被用于掩饰玉石本身的不足,可能是玉质不好,也可能是存在瑕疵。

但近几年和田玉这个价格,已经很少有新的镶嵌品出现,很多都是早年间镶嵌的成品。

而这些“老籽”,品质、可选度、性价比都要高于现有的原籽,反而成了老玩家寻宝的新宠,看来“镶金藏好玉”也不是没有可能。

误区六:坚硬如磐石,千锤不可摧!

可摧可摧!绝对可摧!榔头赶紧放下!

我们说和田玉硬度高,指的是摩尔硬度,与现实中的硬度是两个概念。就好比钻石可以划玻璃,但是摔在玻璃上照样会粉碎。

不要说那些精雕玉琢的镂空件,就算是原籽也经不起摔打。绺裂会深入玉石内部,虽然看不出来,但是损伤一旦产生便再难逆转。

误区七:汗手多抹油,包浆马上有!

每次看见有人拿玉蹭脸就觉得头疼,那样盘出的是包浆还是污垢,可能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日常的佩戴足矣,过多的汗水和油脂只会对玉石产生损伤,如果造成失水起性反而得不偿失。

如果着急包浆就别选玉了,盘橄榄就挺好,两三年就能透光玉化,不像玉盘一块起码费两个老头。

误区八:看图一时爽,奔现火葬场!

现在的拍照技术已经达到了惊为天人的地步,无论实物多丑多惨,美图滤镜都能让它重获新生。

这也害惨了那些看图下单的藏友,色差大到红绿不分,大小比例天差地别,工艺材质南辕北辙,就连真假都毫无保障。

和田玉行规讲究的是不见实物不开口,所以遇到拿张图就敢下定论的人最好离他远点,十有八九都是大忽悠。

误区九:日夜盼捡漏,百假赌一真!

以前做金融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A股至今没有解散,完全感谢股民们根深蒂固的赌性。

与曾经的琉璃厂时代不同,现在的市场信息开放度越来越高,靠眼力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只剩下赌博式的胡买瞎买了。

总想着垃圾桶里有金条,却不愿意踏踏实实买几件像样的东西,最后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