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玉比作君子,这方面的赞美之词很多。
玉外表温和圆润,本质却至坚至刚。
与人中君子道德追求之境界正相吻合。
玉被赋予了吸纳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评人物的道德标准。
飞扬跳脱的个性不属于谦谦君子,因为,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
玉从深山中走来,得天地之精华,蓄万年之精神,不浮不沉,静而无躁,从不张扬。
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
这便是君子之风。喜欢这块玉,就是喜欢它敦实的外表,细致的雕刻,一种质朴无华的风采。
和田玉因为和田玉的形状、白度、皮色及润度都是好才称得上精品。
玉在古人心中地位重要,他们本着一种图腾心理来琢玉,一丝不苟,精雕细琢。
剑有双刃,谦谦君子亲切柔和,少了无拘无束的冲动莽撞,却也少了率性率真的刚猛豪放。
正如一个人磨砺的过程一样,成熟的获得是以天真童趣的无可追回为代价的。
现在市场上少有传世之作,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艺德。
所以,经过雕琢之后的和田玉雕艺术品精美。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儒家文化的勃兴,神鬼文化与先民生活渐行渐远,贵族士卿崇尚“观物比德”,标榜“君子如玉”。
玉不言,依然故我地含蓄包容,清澈宁人,更显得自身品质高洁。
春秋战国之时,值钱的贵重之物有两种,一种是黄金,一种是白玉之壁,史记《平原君虞卿传》记载。虞卿游说赵孝成王,获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
战国策记载,苏秦献连横之策于秦,不为所用。回到家里,妻子不为他缝衣服,嫂子不做饭给他吃,苏秦于是发奋读书,发悬梁,锥刺股,他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锈,娶卿相之尊者乎?”隔年,苏秦以合纵之策说赵肃侯,果然被封为武安君,受相印,并且给他“黄金千镒,白壁百双,锦绣千纯”。让苏秦去说服其他诸侯,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玉璧是衡量一个男子事业有成的重要指标,男人的追求,就是成就一番事业,用玉璧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如匪君子,如磋如琢”,每一个君子都在在世俗的千锤百炼中成就的。
男人站立在玉的前后,不知不觉把自己立成了对玉的守候。
就一块玉坯、或一个男人而言,虽未曾着意地雕刻,却质地清纯而无不细腻;虽未经全力地琢磨,且天成华贵而不无璞玉浑金。
佛家有一个词,圆融,是跟这种成熟的圆润颇为相似的境界。
是以佛家讲求戒嗔、戒痴、戒贪,无欲无求,尔后能不动声色、不滞于心。
谦谦君子的圆润亦同此理。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修炼的。
修炼是一个很奇妙的词语,人生在世实质上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只不过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修成正果。
修成佛、修成仙是尘世之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磨去棱角、收敛光华、修成谦谦君子却并非太难的事情。
容人之量是修成谦谦君子的前提。
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修不成君子,开阔的心胸、通透的眼光,才是君子的气量。
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荣损得失面前,总能一笑置之。
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当然,“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的背后,似乎也透着一种淡淡的无奈。
试想,人活一世,谁人不想追求恒久?只是恒久不可强求,于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何尝不是一种迂回的战术、以求得宛转的余地?谁能说这种淡淡的无奈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和田玉”无论是从皮色,肉质及温润度来说都优于其他玉种,乃是玉中之珍。
精致和田美玉,明明可以靠颜值,非要靠才华,和田玉的才华当然就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玉石历来被人们当做珍宝。
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后来玉被当做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在古人心中地位重要,他们本着一种图腾心理来琢玉,一丝不苟,精雕细琢。
玉石的种类非常多,有白玉、黄玉、碧玉、翡翠及玛瑙、绿松石、芙蓉石等。
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和田玉雕里面其实还分为很多种,比如圆雕、浮雕、透雕,以及镂雕等,和田玉之所以能从众多的宝石中脱离而出,就是因为其独特的针毡状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让和田玉拥有非常高的韧性,而且在雕琢时可以经受各种各样的的工艺加工方法,而不至于脆裂。
当然好的玉器,玉雕不仅体现出和田玉雕人高超的和田玉雕工艺,更显示出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和田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玉与西方的宝石、钻石形成两种不同的概念和文化背景,它不只是作为物质的一种配饰或者珠宝财富,而是带有意境感的,有玄妙、禅意在的一种非物质人文。
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荡,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的艺术也绵延不绝。
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玉之美石”发扬我国玉文化!
本文由玉见沈华独家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其中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