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介绍和田玉相关信息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专家宣称羊脂玉非常珍贵,目前早就绝产了,而有些商家却能随手便抓出一把玉器,声称各个都是羊脂。
您若是有所怀疑,人家还会掏出据说是新疆当地最权威的质检机构出据的证书,“羊脂玉”三个字赫然在目。有时候甚至连旅游区内只卖几百块的小纪念品也大言不惭地标注着羊脂玉,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了。
而参玉自己与羊脂玉最初的缘份是在20年前,一次我去某博物馆参观,北京玉器厂的一位老先生为我详细地介绍了其关键性的鉴定特征,并在他的指导下对《毛泽东立像》、《毛主席到官厅水库视察》、《兄妹开荒》这三件颇具时代特色的羊脂玉标准器做了三四个小时的详细观察。
但那时参玉毕竟涉世未深,对和田玉的领悟能力也很有限,所以对羊脂玉的认知还有些将信将疑。直到数年后,我在一本研究古玉专注的附录里发现了与那位老先生观点能够相互印证的内容,这才打消了最后的疑虑。
此后我也曾数度有缘目睹过羊脂玉的真容,第一件是把光素的仿鼓壶,因为卖家开价过高,我实在难以下咽就放弃了。第二件是一尊摆件,但那题材并非参玉所能轻松接受的,正在天人交战的犹豫,就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三次最可惜,是一条老型珠的手串,那商家又与我很熟,索价也不太高,只因为我还想再杀杀价,就挨了半天的工夫,等我再去时,见到一位老先生坐在店里,待他走后,我就发现自己与羊脂玉再一次的擦肩而过了。
有这三次惨痛的教训,当我再见到狭义的羊脂玉时,只要雕工对得起原料,玉器上没有重大的缺陷,价格又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参玉就不再奋力砍价,就算略贵些也要将之拿下。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会有些奇怪,不是都说羊脂玉是一种极其稀有又名贵的玉石吗?为什么你曾经遇上了这么多?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本人早年是专门为公司进行玉石采购的,工作之便自然就有机会见到更多的优质和田玉。
其次是大家别看当下各色人等张口都对羊脂玉品头论足,但迄今为止,我也还没见到有任何一个人能把它的鉴定要素讲明白。这也就是说无论买家还是卖家,包括鉴定专家,根本就没人清楚自己手上的是不是羊脂玉。不信您就找个专业人士详细地问问看。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留给了我们捡漏这种精品和田玉的机会。当然,它还是难得一见的,但以参玉每年过眼几十万件玉器的总量,三年五载总能遇上一件吧,趁着信息的不对等,低价将之入手,夫复何憾?